“嫂子……这……这……”张大山搓着手,急得原地打转,“十天……这怎么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我猛地打断他,眼神扫过众人,“钱是死的,人是活的!咱有锅,有灶,有手艺!只要豁得出去,就能挣回来!”
我走到冰冷的灶台前,抓起那把沉重的铁锅刷,哐当一声砸进锅里残留的冷油汤渣里,溅起几点污浊的油星子,“大山兄弟!再求你个事!”
“嫂子你说!”张大山立刻挺首了腰板。
“帮我弄辆板车!能推着走、能放下咱这锅灶家伙什儿的板车!明天一早就要!” 我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困在死胡同等客上门是死路一条,必须走出去!
“板车?”张大山一愣,随即眼睛一亮,“有!厂里废弃的旧料车,能修!包我身上!天亮前准保弄来!”
“好兄弟!”我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那股沉甸甸的感激堵在喉咙口。
目光转向其他几个同样眼巴巴看着我的工友,“还有各位兄弟!嫂子厚着脸皮再求你们!下了工,有空就来帮把手!
帮我们推车,招呼客人,收拾碗筷!嫂子……记你们一辈子好!等熬过这关,火锅管够!”
“嫂子放心!下了工我们就来!”
“对!算我们一份!”
“不就是十天吗?拼了!”
工友们拍着胸脯,七嘴八舌地应承下来。一股带着汗味和烟火气的力量,在这冰冷的破屋里悄然凝聚。
“大福!”我转头看向还愣在角落、脸色灰败的周大福,厉声喝道,“发什么呆!生火!熬汤!把剩下的骨头全给我砸碎了熬!把香味熬出来!熬得这条街都闻见!”
他被我吼得一哆嗦,如梦初醒,慌忙应着:“哎!哎!生火!熬汤!” 他佝偻着背,几乎是扑到灶膛前,手忙脚乱地往里塞柴火。
火光映亮了他布满皱纹和恐惧的脸,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终于也燃起了一点微弱却执拗的光。
我又看向张大山:“兄弟,还得麻烦你跑一趟!去粮店找老李,就说我说的,赊账!猪油、辣椒、花椒、豆豉……有多少先赊多少!
还有牛油,让他无论如何再弄点来!账,十天后,连本带利,我王秀芬砸锅卖铁也还他!”
这是孤注一掷的豪赌,赌老李的义气,也赌我们最后十天能翻天!
张大山二话不说,拔腿就往外跑:“嫂子放心!老李那儿我去说!”
灶膛里的火终于旺了起来,舔舐着冰冷的锅底。
周大福咬着牙,抡起斧子,把最后几根粗大的筒骨在门口的石墩子上砸得粉碎,骨头渣子飞溅。
他佝偻着腰,把碎骨哗啦倒进锅里,浑浊的水翻滚起来。
我则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把屋里所有能用的家什归拢——破桌子,瘸腿凳子,豁了口的碗碟,几块勉强能当案板的木板……一件件搬到门口空地,在昏黄的路灯下,用冰冷的井水反复擦洗。
冻疮开裂的手浸在刺骨的冷水里,痛得钻心,却丝毫不敢停下。
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变成了无形的鞭子,狠狠抽打在我和周大福的脊梁上。
后半夜,张大山果然推着一辆破旧但结实、勉强能用的板车回来了,轮子吱嘎作响。
他还带来了老李的消息:东西赊到了!老李没二话,甚至多塞了两包辣椒面,只撂下一句:“王婆子,我老李信你!十天,别让我这老脸掉地上!”
天还没亮透,死胡同里弥漫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忙碌。锅灶、汤桶、装着家伙什的箩筐、洗净的桌椅板凳……一件件被搬上板车,用粗麻绳紧紧捆扎固定。
当那口沉重的铁锅被稳稳安置在板车中央,锅盖下,霸道辛香的牛油红汤气息己经抑制不住地飘散出来,在寒冷的晨雾中格外勾魂摄魄。
“走!”我抹了一把额头上冰冷的汗水,双手死死抓住板车粗糙的车辕,弓起腰背,用尽全身力气往前推。板车纹丝不动,轮子深深陷在胡同的泥泞里。
“我来!”张大山和两个早到的工友立刻上前,合力抓住车辕。“一!二!三!走——!”
沉重的板车终于被撬动,吱吱呀呀、摇摇晃晃地,被我们一步一步推出了死胡同的阴影,推向了外面灰蒙蒙的、充满未知的街道。
寒风扑面,吹得人睁不开眼。周大福佝偻着腰,紧紧跟在板车旁,怀里死死抱着那个装钱的破布袋子,像抱着命根子。
他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死死盯着前方,嘴唇抿成一条倔强的线。
目的地是张大山指点的——城南钢厂家属区和一片老旧筒子楼交汇的路口,下午下班时分,人流量最大。
我们像一群狼狈的拓荒者,在路人或好奇或鄙夷的目光中,艰难地将“老周火锅”的摊子,支棱在了这个陌生的街角。
破桌椅摆开,炉膛重新燃起,红汤翻滚,辛辣滚烫的香气如同无声的号角,瞬间在这片冰冷的空气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老周火锅——热乎的——麻辣鲜香——”我深吸一口气,扯开嘶哑的嗓子,用尽全身力气吆喝起来。
声音划破清晨的寂静,带着一种豁出去的、近乎凄厉的味道。
周大福被我的声音惊得一跳,嘴唇哆嗦了几下,最终也鼓起勇气,跟着我,用他那苍老颤抖的声音,含糊地一起喊:“老……老周火锅……热乎……”
吆喝声在寒风中飘荡。起初,只有零星几个裹紧棉袄、行色匆匆的路人投来匆匆一瞥,脚步并未停留。
时间一点点流逝,日头爬高,寒意却并未退去。
锅里的红汤翻滚着寂寞的泡泡,案板上切好的白菜、豆腐、粉条,在冷风里渐渐失去水灵。
周大福坐在小板凳上,双手插在破棉袄袖筒里,头越垂越低,肩膀又开始不自觉地微微发抖。
那巨大的、一百五十块的压力,像冰冷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
张大山和几个工友也来了,默默地帮着添柴、看火,眼神里的焦灼和担忧越来越浓。
(http://www.233xsw.com/book/cWpjp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