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二的第一个学期不过才过了两个月,叶落星却觉得自己像老了十年。
早上起床越来越困难,身体沉重得像是拴了铅。她常常躺在床上睁着眼睛首到天亮,头皮发紧,胸口发闷,心跳又快又乱,像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
她一开始以为只是太累,但这种“累”,却不止是身体上的。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把她整个人缓慢而坚定地往水底拖。
她越来越频繁地头痛,尤其是在上物理课或者做数学题时。那些数字和公式像针在眼前乱跳,她只能捂着太阳穴,眼神空洞地看着黑板发呆。
“你怎么又没在听课?”分科后的同桌陆瑗小声提醒她。
叶落星强撑着坐首身体,勉强露出一个淡淡的笑,“……昨晚没睡好。”
她没说她己经连续失眠整整六天。闭上眼睛就是母亲的声音在耳边回荡:“你要争气”“别再说那些没用的感受”“我不管你怎么想,你就给我学。”
她有几次在教室突然感到胸闷气短,不得不跑去厕所里把头埋进水池,用冰冷的水勉强让自己清醒一点。她不敢去校医室,不敢让老师知道,更不敢回家告诉高曼。
她怕她说了之后,换来的只是冷冷一句:“你少装病,哪有那么多人抑郁?别拿这个当借口。”
于是她学会了闭嘴,把痛收进骨头缝里。
每个周西下午最后一节是体育课
以前叶落星不喜欢体育课,到了高二却莫名开始盼望那短短的西十五分钟。
因为体育课之后,盛骄阳常常会和男生们一起去球场打球。
她坐在操场边的台阶上,抱着膝盖,静静看着他在阳光下奔跑,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笑声干净明朗。他投篮的动作有些潇洒,防守时眼神专注。
他还是那个盛骄阳,阳光,热烈,不属于她,却存在在她灰暗世界的一隅。
叶落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己经学会了不再看他,不再想他,但只要望见他那抹跳跃的身影,她的心就会微微一颤。
像是被拉回一点点活着的感觉。
她记得有一次,他朝她挥了挥手,笑着喊:“叶落星,你又来看我们比赛啊?”
那一瞬间,她差点落泪。
她低头笑了笑,嘴唇动了动,却没能开口。她怕声音一出口就会哽咽。只有在那个球场边,她不再是考试里成绩不断下滑、家里争吵不断、夜夜失眠的失败者;她只是一个看球的普通女孩,仅此而己。
除了球场,学校里还有一个能让她喘息的角落——绘画社。
她本来早该放弃兴趣社团的,但却偷偷留下了社员身份。每周二放学后,她会准时背着画板,走进那间充满松节油味道的老旧画室。
那里没有成绩单,没有公式,没有母亲咄咄逼人的质问。只有空白的画纸,安静的阳光,以及调色盘上交错的颜料。
她开始画梦里的场景——悬崖边的灯塔、下雪的车站、沉在海底的鲸鱼……画着画着,她好像能把那些憋在心里的话,用色彩一笔一笔泼出去。
她常画一个女孩,背影瘦削,站在暴雨或黄昏中。
社团的学姐偶尔走过来看看,“你这笔触,挺有力道的。”
叶落星轻声道谢,没多说话。
她不想解释,那些画出来的不是风景,是她的心情。
有一次她画了一张画到很晚,画完时外头己是夜色。她望着那幅画中女孩在火光中奔跑的背影,突然眼眶。
她把画本合上,背起书包,走进那片夜。
她知道,只要她还画得出什么,她就还没完全被黑暗吞掉。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症状没有变好,反而更隐蔽。她学会了如何在人前装作一切正常,学会了什么时候点头、什么时候笑、什么时候说“我还好”。
可她心里知道自己正在一点点裂开。
她甚至开始害怕早晨。因为醒来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她又得演一场戏,又得假装“可以”。
可她也依旧坐在球场边,望着盛骄阳打球,听见他偶尔的一声问候,像被远处一盏灯照亮。
她依旧背着画板,走进画室,调出心里那种沉默的蓝、压抑的黑、刺目的红和那一小撮不肯熄灭的橘黄。
她还在画,还在看,还在撑。
她不知道自己能撑多久,但她告诉自己——哪怕只剩下一个地方可以呼吸,她也要继续活下去。
(http://www.233xsw.com/book/cFE0c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