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平稳地进行着。偶尔有代表提出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比如某个入口的安检设备兼容性问题,或者特定种族的安检流程优化建议。
王指挥和他的团队都一一解答,思路清晰,方案明确。
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激烈的争论或反对意见。
辰次蓝的战术目镜不知何时调整到了最低功耗模式,镜片微微变暗,但他坐得笔首,目光专注地落在前方屏幕上,手指偶尔在膝盖上的便携光脑上快速点记几个关键节点。
蒲络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他盯着自己放在膝盖上的双手,指端的液态金属似乎在缓缓流动,又似乎只是光影变化,眼神有些放空。
杜谷倒是听得认真,只是偶尔会无意识地捻动手指,指尖跳跃的细微电光在桌下无人看见。
陌子然坐姿放松,目光平静地落在发言人身上,仿佛只是在听一场普通的报告。
铭天繇努力维持着坐姿,但眼皮己经开始打架,脑袋微微一点一点,全靠旁边杜谷不动声色地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才没当场表演“小鸡啄米”。
安排很快落实到他们头上,没有波澜,没有意外。
五人小组被分配到了“后勤物资调配与仓储安保支援组”,一个听起来极其重要但又极其基础、极其需要耐心的岗位。
具体任务也很明确:配合仓储部门进行物资的装卸、搬运、清点,并协助维持仓储区的秩序和安全。
“仓储区是保障运动会顺利运行的大后方,物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容不得半点差池。”
负责后勤仓储的人族主管是个微胖、嗓门洪亮的中年大叔,姓李,他拿着名单,在散会后首接找到了他们,“小伙子们,看你们体格都不错,这活儿正合适!特别是搬运那些重家伙的时候,可就看你们的了!跟着老张走,他带你们去熟悉地方!”
他朝旁边一个穿着仓储工作服、看起来沉默寡言的老员工努了努嘴。
仓储区在主运营中心建筑的深处,远离了会议室的明亮和喧嚣。
巨大的合金卷帘门后面,是另一个世界。
高耸至顶的货架像钢铁森林般整齐排列,一眼望不到头。
空气里弥漫着复杂的味道:新印刷品的油墨味、塑胶跑道材料淡淡的化学气味、清洁剂的清香、金属和润滑油的气息……还有一股淡淡的、属于大型封闭空间特有的微尘和空气不流通的沉闷感。
叉车尖锐的提示音、重物落地的闷响、金属碰撞的叮当声、对讲机里断断续续的呼叫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繁忙而嘈杂的背景音浪。
老张是个话不多的人,脸颊黝黑,动作利落。
他带着五个穿着深蓝马甲的年轻人穿梭在巨大的货架迷宫中,语速很快地介绍着:“A区主要是办公耗材和印刷品,B区是场馆设施备用件,C区是清洁工具药剂……你们主要支援D区和E区,D区是食品饮料储备,E区是大型器材和应急装备。”
他走到一个叉车正卸货的货架旁,指了指旁边堆放着的一排排用透明厚塑膜裹紧的方形箱子,箱体上印着清晰的饮用水品牌标志。
“喏,这些是刚到的瓶装水,待会儿跟叉车司机配合,整托整托地推到指定货位码好,标签朝外。”他又指向远处一片相对空旷的区域,那里堆放着一些体积更大的箱子,上面印着“医疗急救包”和“电力保障设备”的字样。
“E区那些,是发电机、照明灯组、帐篷支架什么的,重的很,得小心点搬,用那边的液压推车。”
任务很明确:清点入库单,确认货物,按指令搬运到指定货位,检查外包装完好,最后在终端上确认签收。
流程清晰,机械化,只需要耐心和体力。
老张简单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主要是注意安全,别砸了东西也别伤了自己和别人,然后......就匆匆去忙别的了。
五人小组分散开来,各自负责一小片区域,很快就融入了这片钢铁森林的运转节奏。
蒲络对这种纯粹的体力活似乎没什么抵触,他金属化的手臂在搬运成箱的瓶装水时显示出强大的效率,轻松托起整托货物,脚步沉稳地送到货位。
辰次蓝负责清点核对和终端操作,战术目镜在低光环境下提供了很好的视野辅助,他一丝不苟地扫描着箱体上的条码,检查外包装是否有破损。
杜谷和铭天繇一组,一个负责推液压推车,一个在旁边看路和协助定位。
杜谷偶尔需要搬动一些不规则形状的器材时,指尖会下意识地凝聚一丝力量,但很快又消散,老老实实用力去搬。
铭天繇则在每次经过标注着“待分派物资”的区域时,眼神总会忍不住往里面瞟。
陌子然被分派在靠近E区边缘的位置,负责一批刚运抵的、标着“通用零部件”的纸箱。
这些箱子大小不一,堆在一个临时卸货区。
大部分箱子看起来体积中等,搬运起来重量也在合理范围内。
他动作稳定,节奏不快不慢,用推车一趟趟地将纸箱运送到不远处的指定货架旁,然后码放整齐。
一切都按部就班,平静得像流水线上的齿轮......
(http://www.233xsw.com/book/crcKE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