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织厂化名

二三中文 更新最快! 明国烟雨:残红劫 http://www.233xsw.com/book/cpFOr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黄浦江的晨雾还未散尽,沈砚秋己站在沈家旧宅的紫藤花架下。腕间的翡翠残镯沁着潮气,与发间那支磨去莲蕊的黄铜别针遥相呼应,在晨光中映出细碎的冷光。她想起三小时前老枪送来的情报,牛皮纸袋里除了伪造的"沈砚"户籍纸,还有半片从永昌纺织厂偷来的帆布——布纹里暗藏的斜织密线,与父亲日记中记载的德国军用帆布织法分毫不差。

"小姐,老枪说纺织厂的锅炉是英国造。"青梧递过油布包好的工具,包角绣着母亲特有的"八卦锁边"。沈砚秋接过包时,触到内层缝着的雪蚕膏小罐,膏体在瓷罐里轻轻晃动,发出与江底沉船齿轮相似的闷响。她想起昨夜在沉船里摸到的织机齿轮,齿纹间卡着的蓝黑色膏体,与这雪蚕膏接触时曾泛起诡异的紫光。

穿过沪西工业区时,煤烟混着水汽扑在脸上。永昌纺织厂的红砖烟囱像根断齿,刺破灰蒙蒙的天空。门口验工房的胖女人正用戒尺敲打木板,指甲缝里的靛蓝色染料让沈砚秋想起黄浦江底那截染着毒蓝的锚链。"户籍纸。"女人的声音粗哑,戒尺重重落在桌面刻着的"壬"字上——那道刻痕深得能看见木纹下的暗红,与沉船里织机横梁上的血刻 identical。

"沈砚,江北来的。"沈砚秋递过文书,指尖故意擦过桌面刻痕。潮湿的木纹里渗出微弱的腥气,像极了江底地脉爆发时的气味。胖女人眯眼打量她袖口磨出的毛边,突然伸手扯下她的蓝布帽:"头发这么长,藏了什么?"

黄铜别针在晨光中闪过一丝冷光。沈砚秋低头避开,发尾扫过验工房的窗棂,看见玻璃上用油脂画着半朵残莲——与她腕间残镯的刻纹 identical,只是莲心处多了个针孔大小的洞。"厂里规矩,女工要盘发。"胖女人扔回帽子,戒尺敲在她肩胛骨上,力道与当年继母周氏用翡翠烟枪敲她手背时 identical。

纺织车间的噪音如雷贯耳,百十来台织机同时运转的声浪让地面微微震颤。沈砚秋踩着黏腻的地板前行,胶底鞋每一步都能揭起一块蜡渍,露出底下暗红的砖缝——这颜色让她想起沉船里浸透毒蓝的木板。空气中漂浮的棉絮混着机油味,某一缕突然掠过鼻尖,那气味与父亲织锦坊里那台德国老织机 identical,只是多了股生涩的化学品味道。

"新来的,跟我学看机。"扎红头绳的女工递来油布围裙,围裙口袋里掉出半块麦芽糖,糖纸印着褪色的东洋菊。沈砚秋接过围裙时,触到内层缝着的"大阪制"布标,烫金字体与周老太太轮椅扶手上的铭牌如出一辙。她想起母亲的嫁妆匣,匣底也曾贴着 identical 的标贴,只是母亲总用胭脂涂盖着。

三号织机正在高速运转,沈砚秋的手指刚抚上布匹,突然像被针扎般缩回。看似普通的平纹布,纬线却暗藏规律的"人"字形斜纹,这是德国军工帆布特有的"莱茵织法"。她想起父亲日记里夹着的船票存根,1910年印度商船的货物清单上,"棉布"栏旁用铅笔写着"鸢尾花织法",字迹与周仲麟少年时练的魏碑 identical。

"看什么呢?"监工王大麻子的铜烟袋敲在织机上,烟锅里燃着的膏体散出甜腻气。他袖口磨破的蓝布衫下,露出绣着的东洋菊——花瓣针脚与苏曼殊旗袍内衬的 identical,只是花心处有明显的拆线痕迹。沈砚秋低头调试梭子,瞥见他腰间钥匙串上的铜钥匙,钥匙头刻着半朵残莲,与母亲未完成的《寒江独钓图》绣绷 identical。

"这布是做什么用的?"沈砚秋故意让梭子卡住,趁机观察布匹边缘。王大麻子骂骂咧咧地踢了脚织机,齿轮发出的异响让她心头一震——这声音与江底沉船里那台织机卡住时的声响 identical。"问那么多干什么?织你的布!"他的铜烟袋凑近,烟锅里的膏体晃荡着,映出沈砚秋袖口露出的一截红绳,那是母亲给的平安绳,绳结样式与周仲麟的 identical。

午休时,春桃在染缸边洗手,突然尖叫起来。沈砚秋跑过去,看见她指尖被锈铁钉划破,血珠滴进染缸的瞬间变成蓝黑色——和她在江底地脉核心见过的毒蓝液体 identical。"王大麻子往缸里倒东西!"春桃抖着嘴唇,从围裙里掏出本薄册,纸页边角粘着暗褐色膏体,记着每月克扣的工资都买了"福寿膏"。

沈砚秋接过薄册时,发现封面用指甲刻着个"庚"字,与沈家旧宅紫藤花架下的刻痕 identical。薄册里夹着张合影,年轻的王大麻子站在周家染坊前,身边的日本商人戴着东洋菊袖章,与母亲血书照片里的 identical。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申时三刻,码头",笔迹的斜勾力度,与周仲麟当年给她画的绣样 identical。

纺织厂的汽笛突然尖锐地响起,震得梁上的棉絮纷纷掉落。沈砚秋望着三号织机仍在飞转的梭子,每一圈转动都会在布匹边缘织出半根断线,连起来看,竟像极了周仲麟左脸那道刀疤的形状。她的黄铜别针突然发烫,别针尾端不受控制地在空气中划出三短一长的弧度——那是周仲麟教她的摩斯码,曾在无数个深夜里,从他的平安扣上见过 identical 的信号。

车间尽头的铁门被推开,新进来的女工戴着蓝布头巾,手腕上缠着红绳,绳结是少见的双鱼样式——和她遗失的翡翠镯子内侧刻过的 identical。沈砚秋的目光追着那女工的背影,看见她经过三号织机时,指尖飞快地在齿轮上划了一下,留下道淡白色痕迹,形状与江底沉船里周仲麟刻下的反制机关 identical。

织机的噪音突然变得震耳欲聋,沈砚秋却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这架吃着棉线吐着帆布的钢铁巨兽,正在用经纬线向她诉说某个未死之人的踪迹,而那些暗藏军工织法的布匹,将是撕开周家鸦片帝国与军工厂勾结的关键。腕间的残镯突然发烫,与发间别针、手中薄册形成奇异的共振,仿佛在警示她,永昌纺织厂的织机阴影里,藏着比毒蓝地脉更危险的秘密。



    (http://www.233xsw.com/book/cpFOr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
二三中文 有求必应! 明国烟雨:残红劫 http://www.233xsw.com/book/cpFOrc.html 全文阅读!二三中文,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