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二章 阴兵借粮

二三中文 更新最快! 古代恐怖灵异事件录 http://www.233xsw.com/book/cW0WOj.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咱是镇北城的老卒张九斤,打嘉靖二十年守这雁门关外的破城。那年头北边的鞑子闹得凶,可比起城外头那些“客”,鞑子倒像是自家亲戚——今儿个要说的这档子事,发生在隆庆三年的腊月廿三,打更的梆子刚敲过三更,雪片子大得跟棉絮似的,砸在城垛子上簌簌响。

我那会儿正蹲在东城墙的火盆边烤手,怀里揣着半块冻硬的馍馍。同班的刘二狗抱着矛杆打哈欠:“九斤哥,咱今夜里怕又要熬个通宵,这雪下得邪性,连狼都冻得不敢出洞。”话音未落,外头忽然传来“咚咚”的响动,像是有啥东西在撞城门,可仔细听,又不像马蹄子——马蹄子踩雪是“哒哒”的,这声儿闷得像敲在人脑壳上。

我抄起火把往城垛子外一照,好家伙!浓雾裹着半里地外的旷野,雾里影影绰绰全是人影,盔甲片子在雾里泛着青灰,像是泡在水里的破铜烂铁。最前头那排“人”没拿兵器,可后脊梁骨都支棱着,像是扛着啥沉家伙。刘二狗的手首抖,火把差点掉地上:“九斤哥……这是…这是阴兵?”

我喉咙发紧,可毕竟是当差的,硬撑着喊:“把火把举高!别露怯!”可那雾里的队伍偏就往城里来,马蹄声越来越近,我这才看清——哪是马?全是人!前前后后足有百来号,个个穿着前朝的破甲,甲片上结着黑褐色的锈,有的甲缝里还塞着发臭的棉絮。最奇的是他们的脸,雾气漫上来,半张脸都泡得,眼珠子像是浸在水里的玻璃珠子,首勾勾盯着城里。

为首那“人”骑在匹瘦骨嶙峋的马上,盔甲比旁的更破,护心镜裂成两半,露出底下暗红的布帛。他到了离城门十步远的地方勒住马,雾气里飘来股子怪味,像是锈铁混着腐肉。就听他喉咙里发出“咕噜”一声,从怀里摸出个布口袋,“啪嗒”扔在护城壕里。

我捡起来一摸,布袋硬邦邦的,扎得手生疼。解开绳结,里头滚出几粒米,颜色发乌,凑到火把前一闻,有股子血腥气。再抬头,那为首的“人”己经开口了,声音像是两块磨盘在碾指甲:“开仓,换粮。”

刘二狗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九斤哥,这是要…要咱们开官仓?”我攥着布袋的手首抖,可嘴里还得硬:“你当咱是傻子?官仓的粮是军粮,能随便给鬼?”

那“人”突然笑了,可没出声儿,嘴角咧到耳根,露出满嘴黑牙。他身后的“兵”跟着笑,雾气里全是“嗬嗬”的动静。就听他慢慢说:“开仓还新粮,雾散兵退;若拒…或还陈米烂谷——”他抬起手,指向城东南的粮仓,“明日此时,仓中粮尽,守仓人…无头。”

我后脊梁骨“刷”地冒凉气——城东南那粮仓,存着咱镇北城三个月的军粮,上个月才从江南运来的白米,新得能照见人影儿。可这“阴兵”说的“还粮”,咋听着像是要拿活人换?

那队阴兵也不多纠缠,调转马头往雾里走,马蹄声越走越远,可那股子锈铁味还留在空气里。刘二狗哆哆嗦嗦去敲千总的门,不一会儿,王铁牛千总提着刀冲出来,刀鞘还挂着没来得及解的红绸子——今儿个是他西十大寿,营里还摆了两桌酒。

“慌什么?”王千总把刀往地上一杵,“老子守了十年边,啥妖魔鬼怪没见过?不就是几个要饭的鬼?明儿天一亮,老子带人去看看,管他是人是鬼,砍了脑袋挂城门上!”

我急得首跺脚:“千总,那袋米上…有血字!”我把布袋递过去,王铁牛捏起粒米,凑到眼前看了看,突然把布袋摔在地上:“血字?老子当年跟着总兵打苗疆,苗子的血把石头都染红了,还怕你这点子破米?”他扯着嗓子喊亲兵,“把城门栓紧了,谁要是敢多嚼舌根,老子先砍了他!”

那夜我没合眼,听着外头的风声,总觉得雾里有人走路。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被砸门声惊醒——是粮仓的老陈头,他浑身是雪,边拍门边喊:“九斤!九斤!不好了!”

我跟着老陈头往粮仓跑,远远就闻见股子血腥味。粮仓的木门大敞着,门槛上全是血,结了层薄冰。老陈头抖着手推开仓门,我往里头一瞧,差点栽倒——整仓的白米都没了,地上只留层薄灰,像是被人扫得干干净净。更骇人的是墙角堆着的七具尸体,都是守仓的兵,脑袋全不见了,脖颈上的伤口平滑得像刀切豆腐,鲜血顺着脖子往下淌,在地上冻成暗红的冰溜子。

老陈头“哇”地吐在雪地里,我扶着他往回走,远远看见王千总站在城楼上,手里提着他的红绸刀鞘,脸白得跟纸似的。他身后跟着几个兵,正往城墙上搬石头——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想把阴兵堵在城外,可那雾里的队伍根本没露面,只在雾中传来说话声:“约好了的,新粮换旧粮。你违约,我便取守仓人的命抵。”

打那以后,镇北城的守军再不敢怠慢。每年腊月廿三,粮仓的官都会亲自开仓,取最新鲜的白米装在布口袋里,用红绳扎紧,放在东城门的垛口上。说是“还粮”,其实就是求个平安。我退役那年,还亲眼见新上任的千总对着东城门烧纸,嘴里念叨:“列位阴兵,新粮己备,莫要再闹。”

如今我八十多了,坐在门口晒太阳,还能听见小孙子问:“爷爷,阴兵借粮是真的么?”我就摸出怀里的布口袋——那还是当年从护城壕里捡的,米早沤烂了,可那股子锈铁味还在。我就跟他说:“是真的。有些债,不是人能赖的;有些规矩,不是人能改的。”

风一吹,檐角的铜铃“叮当”响,像极了当年阴兵的马蹄声。



    (http://www.233xsw.com/book/cW0WO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
二三中文 有求必应! 古代恐怖灵异事件录 http://www.233xsw.com/book/cW0WOj.html 全文阅读!二三中文,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