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的滨海新区,霓虹在雨幕中晕染成模糊的光斑。赵爱国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办公桌上摊开的海天阁项目资金流向图己被红笔标注得密密麻麻。自从在财政厅听证会上撕开缺口,他便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书记,省审计组传来消息。” 林毅推门而入,手里的文件夹还带着雨水的潮气,“海天阁项目的承建方‘滨海建工’,其法人表面上是个空壳,实际控制人牵扯到省里头的关系网,线索又断在了这里。”
赵爱国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 “哒哒” 声。他想起听证会上厅长骤然惨白的脸色,还有散会后李运康那通意味深长的电话:“赵书记,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这分明是警告,却也变相承认了背后的牵连。
“联系国安局的老周,从境外资金流向查。” 赵爱国突然开口,“王鸿涛在海天阁项目上一定拿了大头,顺着资金链往上摸,总能找到证据。” 他的眼神坚定,却也藏着一丝焦虑 —— 每接近真相一步,就意味着要面对更强大的阻力。
与此同时,李运康的新一轮打压正悄无声息地展开。省环保局突然下发通知,要求滨海新区所有在建项目停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环保大检查。这突如其来的政策,让 “一站式” 审批大厅的施工被迫中断,工地上的塔吊在风雨中停止了转动。
“赵书记,这分明是针对我们!” 常务副区长周明辉拍着桌子,“这些项目的环评报告都是按程序通过的,现在突然叫停,企业的损失谁来承担?”
赵爱国盯着墙上的新区规划图,沉默良久。李运康这招 “釜底抽薪” 不可谓不狠,既打击了新区的建设进度,又能引发企业对政府的不满。“通知环保局,配合检查,但要全程录像留证。” 他顿了顿,“另外,让企业统计损失,我们要准备好材料,去省里讨个说法。”
然而,事情远比想象的更棘手。环保检查过程中,原本合格的项目被查出各种 “问题”:污水处理指标轻微超标、扬尘控制不达标、噪音污染投诉…… 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像潮水般涌来,让企业主们怨声载道。
“赵书记,我们厂的污水处理设备都是最新款,怎么可能超标?” 宏业纺织厂的李芳红着眼眶,“现在停工一天,就要损失几十万,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赵爱国安抚着李芳,心里却在盘算着对策。他知道,这些所谓的 “问题”,都是李运康精心安排的。必须找到确凿证据,才能打破这被动局面。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线索出现了。一位匿名人士向纪委寄来了一个软盘,里面是海天阁项目的原始招标资料,清楚地显示王鸿涛曾利用职务之便,为 “滨海建工” 量身定制招标条件。但当纪委想要进一步追查匿名人士时,却发现所有线索都断了。
“赵书记,这软盘像是个陷阱。” 纪委书记王远山皱着眉头,“寄件人用了加密手段,根本查不到来源。而且资料的真实性,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赵爱国沉思片刻,道:“不管是不是陷阱,这都是个机会。让技术科仔细分析资料,同时暗中保护好可能知情的人。” 他心里明白,这背后的人既然敢出手,就一定有备而来,必须小心应对。
与此同时,企业间的矛盾再次升级。新能源车企以 “技术泄密” 为由,单方面终止了与滨海钢铁厂的所有合作,并要求巨额赔偿。而这次,他们拿出了所谓的 “证据”—— 一段模糊的监控视频,显示钢铁厂的一名工程师进入了竞争对手的公司。
“赵书记,这是栽赃!” 董昌明气得满脸通红,“刘工是厂里的骨干,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赵爱国仔细查看了视频,发现视频存在明显的剪辑痕迹。但新能源车企却不依不饶,联合其他企业向政府施压,要求严惩 “泄密者”。
“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真相。” 赵爱国果断下令,“联系权威机构,对视频进行鉴定。我们不能再让这些人肆意抹黑!”
新闻发布会上,当权威机构的鉴定结果显示视频是伪造的时,会场一片哗然。赵爱国站在台上,目光坚定:“滨海新区的改革,容不得任何破坏!我们欢迎正当竞争,但绝不容忍这种恶意陷害!”
然而,这并没有让局势得到缓解。李运康在省里召开会议,公开批评滨海新区 “改革激进,破坏市场秩序”,要求对新区进行整顿。这一言论,在全省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滨海新区的改革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赵书记,很多企业都在观望,不敢再投资了。” 周明辉满脸忧虑,“甚至有些己经签约的项目,都在考虑撤资。”
赵爱国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他知道,这是李运康的 “杀手锏”,试图从根本上动摇新区改革的根基。但他也清楚,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退缩。
“通知所有区委常委,今晚召开紧急会议。” 赵爱国转身,眼神中透着坚定,“我们要主动出击,不能再被动挨打!”
深夜的区委大楼,会议室的灯光彻夜未熄。赵爱国在白板上画出一张复杂的关系图,将李运康、王鸿涛、“滨海建工” 以及相关企业的关联一一标注出来。“我们的突破口,还是在海天阁项目上。” 他指着白板,“只要能证实王鸿涛的贪腐行为,就能斩断李运康的一条臂膀。”
会议持续到凌晨,最终制定出了详细的行动计划。一方面,继续深挖海天阁项目的黑幕,从资金、合同、人员等多个方面入手;另一方面,积极向省里汇报新区改革的成果,争取上级的支持。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爱国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他们走访了无数的知情人,查阅了海量的资料,终于在一份尘封的银行流水里,发现了王鸿涛受贿的关键证据 —— 一笔巨额资金通过多个境外账户,最终流入了他亲属的名下。
与此同时,在环保检查的问题上,他们也找到了有力的反击证据。一名参与检查的工作人员,在良心的谴责下,提供了上级授意 “找茬” 的录音。这两份证据,如同两把利刃,首指李运康和王鸿涛的要害。
当赵爱国带着证据来到省里时,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他站在省政府大楼前,望着高耸的建筑,深吸一口气。这场与李运康的较量,终于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而他,早己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http://www.233xsw.com/book/OOKjjp.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