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穿过连绵的丘陵,窗外的景色由城市的高楼逐渐变成覆着薄雪的田野。
段林靠在窗边,看着玻璃上凝结的水珠缓缓滑落。
"看啥呢?这么入神。"
徐强往他手里塞了瓶热奶茶,"奶奶特意给你泡的,说车上冷。"
塑料瓶传来的温度让段林回过神。
前排的徐奶奶正在织毛线,浅灰色的围巾己经织了一大截,针脚细密整齐。
"奶奶,这给谁的啊?"
段林接过奶茶,甜香在舌尖漫开。
"给你的呀,"
老人头也不抬,手指灵活地勾着毛线,"A市冬天湿冷,我看你那条都起球了。"
段林喉头动了动。
他去年随口提过喜欢灰色,没想到老人记到现在。
徐强在旁边挤眉弄眼:"偏心!我求了三年都没给我织过围巾!"
"你哪次不是围两天就弄丢?"
徐奶奶作势要打,徐强夸张地躲到段林身后,车厢里顿时笑成一片。
列车广播响起S市到站的提示。
段林帮着拎行李下车时,凛冽的寒风裹着鞭炮的火药味扑面而来——这是记忆里故乡的味道。
徐家老宅在镇子东头,青砖黛瓦的三合院。
推开斑驳的木门,天井里的老梅树正开着花,暗香浮动。
段林站在门槛处恍惚——十三年前离开时,这棵树才到他腰间。
"发什么呆?"
徐强撞他肩膀,"你房间奶奶早让人收拾好了,还是原来那间。"
西厢房保持着儿时的模样:原木书桌上刻着他们当年比身高的划痕,玻璃罐里装着己经发黄的纸星星。
段林指尖抚过窗台上的刻痕——那是他们六岁时偷偷刻的"兄弟结义"西个歪扭大字。
腊月二十八,镇上年味正浓。
徐奶奶带着两个年轻人赶集采买年货。
青石板路上挤满摊贩,吆喝声此起彼伏。
"林林爱吃的芝麻糖!"
徐奶奶在糖摊前驻足,布满皱纹的手仔细挑选着,"多买些,带回学校分给同学。"
段林看着老人佝偻的背影,突然想起许彦电话里那个会敷面膜的时髦母亲。
他摸出手机,拍下热闹的集市发过去:【老家过年比城里有意思】
消息刚发出就收到回复:【想你了】紧接着又跳出一条:【特别是夜里】
段林耳根发热,匆忙锁屏。抬头正对上徐强探究的目光:"对象?"
"同学。"
段林低头帮奶奶拎年货,露出的耳尖却红得滴血。
除夕当天,段林跟着徐强贴春联。
徐奶奶熬的浆糊带着糯米香,刷在褪色的门框上。
"左边高点...再高点!"徐强在下面指挥。
段林踮脚调整红纸,突然听见相机快门声。
转头看见徐奶奶举着手机,笑得见牙不见眼:"我们林林真俊,穿红衣更好看了。"
傍晚,厨房飘出蒸年糕的甜香。
段林蹲在灶台前添柴,火光映得脸颊发烫。
徐奶奶往他嘴里塞了块刚出锅的糕:"尝尝,按你妈当年的方子做的。"
段林咬破软糯的外皮,红糖馅烫得舌尖发麻,却舍不得吐出来——这是母亲离开后,他第一次尝到记忆中的味道。
年夜饭摆了满满一桌。
徐奶奶给两人倒了小半杯白酒:"成年了,可以喝点。"
电视里春晚开场歌舞正热闹,窗外不时炸开烟花。
"新年快乐!"
三个酒杯碰在一起。
段林仰头饮尽,辣得眼眶发热。
这一刻他突然明白,所谓团圆,不过是有个人记得你爱吃什么,有盏灯永远为你亮着。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许彦发来一张照片:A市繁华的夜景,玻璃窗上倒映着他孤单的身影。【明年带你回家过年】消息后面跟着颗小小的爱心。
段林望向窗外,恰好一束烟花在夜空绽开。
他回复:【好】。
想了想又补充:【徐奶奶做的腊肠特别香,给你带些】
守岁时,徐强翻出相册。
泛黄的照片里,两个小男孩在梅树下勾肩搭背。
段林轻轻抚摸照片边缘,突然被徐强揽住肩膀:"兄弟,一辈子。"
正月初一清晨,段林被鞭炮声惊醒。
推开窗,看见徐奶奶正在院中扫雪,红衣映着白雪,像幅喜庆的年画。
老人抬头对他笑:"醒啦?灶上热着醪糟汤圆。"
段林哈出一口白气。
在这个离开十三年的故乡,他找到了比血缘更深的羁绊。
(http://www.233xsw.com/book/OO00O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