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1章 美梦!

二三中文 更新最快! 大明:朕景泰帝,请皇兄赴死 http://www.233xsw.com/book/FccpW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赵明身旁站立着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者,此人智谋过人,名为王灿。

祖上曾在元朝为官,然而随着元朝的覆灭,元廷仓皇出逃之时,他们便携家带口一路辗转来到朝鲜这片陌生的土地。

由于王氏一族世代皆为饱读诗书的儒生,凭借着深厚的学识,他们迅速在朝鲜站稳了脚跟。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与发展,王家渐渐枝繁叶茂,人丁兴旺起来。

尽管已经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但王家心中始终怀着一个回归故土的梦想。

当他们在这里初步安定下来后,便开始雄心勃勃地盘算着如何能够在这个相对较小的国度里崭露头角,甚至坐上三公之位,光宗耀祖。

时光荏苒,转眼间数百年过去了,可王家的愿望却始终未能实现。

他们依旧被困于那小小的两城之地,难以向外拓展势力范围。王家最出色的子弟,费尽千辛万苦也不过只做到了郡县的县令一职。

至于其他族人,则要么仅仅充当一名微不足道的胥吏,整日忙碌于琐碎事务之中。

要么便是浑浑噩噩度过数十年光阴,最终带着满心遗憾离开人世。

想当年,年轻时期的王灿可是王家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

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考取了高句丽的进士,成为整个家族的骄傲。

但可惜的是,王灿此人性格高傲自负,仗着自己有些才华便目中无人,而且心胸狭窄,容不得他人比自己优秀。

如此品性自然不讨国君喜欢,因此即便他满腹经纶,也始终得不到重用,空有一腔抱负无处施展。

哪怕有同乡之谊并且得到了丞相赵欢的提携,但此人终其一生,也不过仅仅坐到了吏部郎中这样一个小小的官职罢了。

赵欢还在位之时,对他多有照顾和帮衬,然而随着赵欢告老还乡、辞官归隐之后,他就失去了这层庇护关系。

自此以后,再也无人愿意关照于他,没过多久,他也只得黯然神伤、垂头丧气地返回自己的故乡。

或许正是由于彼此之间在地位和身份方面存在着天壤之别,所以这些年来,他极少主动与已经退居家中调养身体的赵欢有所往来。

也正因如此,后来赵欢遭逢变故时,他反倒因祸得福,幸运地躲过了一劫,并未受到任何牵连。

但是,世事无常,谁能料到赵家竟然揭竿而起,组织义军,且发展势头迅猛异常,犹如星火燎原一般不可阻挡。

他眼见形势大好,毫不犹豫地舍弃掉了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家业,四处打听,终于寻得了赵欢之子赵明的下落,并亲自登门拜访,毛遂自荐,表示愿意充当其帐下的谋士,为其出谋划策。

当时,赵家义军正处于急需人才的关键时刻,对于这位就连自己父亲在世时都赞不绝口的世叔,赵明自然是欣喜若狂。

于是乎,他立刻将对方奉为上宾,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会恭恭敬敬、谦逊有礼地向其请教。

而王灿这人,确实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仅知识涉猎广泛而且足智多谋。

在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时,他总是能够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将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

久而久之,义军中无论男女老少,但凡见到他,无一不对其毕恭毕敬,尊称一声“先生”。

王灿如大多数的义军首领对大明的态度一样,都是只可合作,不能并合。

在他们看来,大明是为了面子出军,就算是赢了,早晚也要退出朝鲜。

像历史传统那样,只视其为宗主国,称臣,纳贡,如此而已。

而不是从此让大明占据于此,任由大明皇帝派遣流官来管辖朝鲜。

这不是他们所想看到的。

王灿则与这些首领的观点不谋而合,所以,极尽口舌,劝说赵明。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赵家义军统帅的他,逐渐也接受了这个观点。

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义军与大明军合作的过程中,矛盾冲突才会愈演愈烈的。

直至升级到伤亡数十人的局面。

这次,赵明召集十余部首领,也是为了商议此事,顺便让他们也见下大明皇帝的使者。

在他看来,大明军要想继续南下继续征讨朝鲜,依旧是离不开他们义军的配合。

所以,定会向他们服软,处理那东路军的统帅。

若能让自己手下的首领见证一下,不但能熄灭他们心中的怒火,也能增加自己的威望。

可赵明唯一没想到的是,那大明的使者竟以他无礼傲慢的态度为由,拒绝了宣旨,甚至还直接返回了。

这就让赵铎心中忐忑不安起来。

可看到台下众首领大部分人都神色振奋的样子,他又感到做的还算值。

至少在他们的面前,自己的脸面算是保存了,还赢得了一些的威望。

赵铎心中窃喜之后,又有了些许的担心:“世叔,那接下来怎么办?”

“不用怕,侯爷,大明需要我们,他也不敢太过的。”

王灿皱了皱鹰钩鼻,笑着安慰道。

这时,台下的诸多首领似乎也能感到自家侯爷的担心。

“侯爷,不用担心,说句实话,就算没有大明我们也有信心推翻那昏君的暴政。”

“对,以我们义军如今发展的速度,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席卷整个王国。”

“到时我们就推举侯爷你为新的国君,相信全朝鲜的百姓和士人都会愿意的。”

在场诸多首领一个个喧嚷着,似乎已经进入到了王都,看到了那金灿灿的王位,向他们招手。

当听到这番话后,赵明眼中掩饰不住的惊喜万分。

说实在的,他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

那就是在推翻那昏君之后,自己是不是也能成为一国之君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明太祖一个乞丐,和尚出身,都能成为一帝国皇帝,自己为何不能呢?

当然,他这个想法,从未与外人说过。

哪怕他如今最为亲信的世叔,他都没有说过。

可现在,突然有人提了出来,这让他既意外,又感到欣喜,这岂不是正说明自己的威望渐隆吗?

要知道之前,这些首领虽聚集在自己的麾下,可都是一个个因为想借助他赵家的名头而来,以此来应对来自昏君的围剿。

事实上,大部分的首领都很桀骜,时常忤逆帅令的事时有发生。

这不,今天他召集诸首领商议军情,就有三个首领借故不来,正印证了这个事实。

可他赵铎其实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唯一的依仗,就是他的父亲赵欢在朝鲜的威望。

至于大明皇帝的支持,已经被他自动忽视了。

若是他能继续赢得这些首领的支持,那么未来成为朝鲜的国君,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赵铎便决定以后继续拉拢这些首领。

“侯爷,那大明皇帝的使者还是没有给我们个交代啊。”

这时,一个首领又把话题转移了过来,询问道。

其他首领,也适时火上浇油:“对啊,侯爷,我们义军四十多个人,可不能就这样平白被明军杀了。”

“对,必须得给我们一个交代,那梁必成得受到惩治,他手下的将士,也必定要杀人偿命。”

“侯爷,金大他们三个之所以没来,就是因为此事,还请侯爷为他们做主。”

看着台下群情激奋的众首领,赵明又感到一阵头疼。

刚才得罪大明皇帝的使者,其实也并非他本意,只是没想到那官员那么的硬气,竟直接走了。

虽说不算彻底得罪大明的皇帝,肯定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如今,赵家义军虽庞大,但在他看来,却也不是翻脸的时候。

面对众首领的压力,他这才感到有些为难。

……

与此同时,奉命传旨的礼部官员,快马加鞭,赶回了明军的驻地。

这次去赵家驻地颁发圣旨,让他感到格外的憋屈。

主辱臣死,他见到赵明傲慢的态度之后,便头也不回直接回来,绝对不会耽搁片刻在那里。

哪怕回来之后,受到上司的斥责,他也愿意承受。

回到驻地之后,这位礼部的官员先是向礼部侍郎童庸做了汇报。

“黄口小儿,竟敢如此忘恩负义。”

童庸可是知道,大明为这个赵明付出了多少的心血.

为了能够把他从朝鲜营救出来,当时锦衣卫的密探,就战死了数人之多。

而后,又是赐予他钱粮,资助其武器,供其返回朝鲜起事。

如今,其刚刚翅膀硬上少许,就如此的猖狂无礼,怎能不令童庸感到气愤非常。

“远之,你做的很对,若是老夫去,也定像你一样立即返回。”

童庸对他安抚道:“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先去见见沈阁老再说。”

“是,大人。”

随后,二人结伴去了沈睿的营帐。

自从北征之后,沈睿跟着皇上一同亲征,这让一贯养尊处优的他,受了不少的磨难。

首先就是因为水土不服,小病了一场。

就算这样,他也从未与外人说过,一直坚持着每日繁忙的公务。

好在陛下目光如炬,就算他不说也能从他平常的脸色可以看出。

赐予了不少珍贵药物,这才让他的身体日益康健起来。

此时,哪怕天色已很晚了,他依旧还未休息,在处理着一些公文。

“阁老,童侍郎求见。”

“有请。”

沈睿神色间皱了皱眉头,在这个时候童庸求见,定是有什么大事啊。

很快,童庸就带着那传旨的属下进来了。

“这么晚还打扰阁老,属下惶恐啊。”

“别客气了,老童,来人,给童侍郎上累。”

两人都是同乡,所以哪怕官职级别相差很大,却也如老友一般,在无人时也会互相打趣两句。

“哎呀,我的阁老啊,现在哪里还有心思与您喝茶啊,您还是看看此事如何向陛下禀报吧。”

童庸向手下招了招手,让他如实讲赵明无礼之事。

“下官此次未完成任务,还请阁老责罚。”

沈睿听完之后,也只是捋了捋胡须,皱了皱眉头,并没有想象中的拍案而起。

只见其站起身,踱步走了两圈,而后缓缓道。

“你做的很好,并未有何不妥之处,不但不会责罚,还会有赏。”

“谢阁老。”

那礼部官员听了之后,这才松了口气。

“嗯,你先下去吧。”

沈睿向他挥了挥手,和颜悦色道。

待营帐内只剩下沈睿和童庸二人后,他这才叹了口气

“这可就点麻烦了。

“我说凌臣啊,这有什么麻烦的啊?咱们直接禀报陛下不就是了?”

童庸有点摸不着头脑,催促道。

“老童,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我得想好如何向陛下汇报此事。”

沈睿皱眉长叹道:“一个不慎,我们说不定就要多一个敌人。”

“哼,就凭那忘恩负义的赵明,他也配?想不到他父亲赵欢一代大儒,人品方正,却是拥有这样一个儿子。

童庸怒其不争,感叹道。

“终究还是年轻,容易被人所蛊惑。”

沈睿则是想到了更深一层了。

他坐下来,沉思了半晌之后,终于有了决断。

“明日再向陛下禀报吧。此事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倒也不那么重要。”

童庸一向佩服这个同乡,见他这样说了,哪怕心中不解,也没有多问,随后辞别。

反正这天塌下来,有这个高的顶着,就算他再着急也是无用的。

而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赵明辗转反侧没能入睡,虽然今天赢得了不少首领的赞许和好感,但他也失去了大明皇帝的好感。

也不知道这件事究竟做的对与不对。

不过想到愈发壮大的义军,以及那些首领对自己的支持,他不由又放下心了。

是啊,按照他们如今义军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说不定很快就能推翻那暴君的统治,到时他赵明也许也有机会成为这朝鲜的王。

华夏不是有一句话吗?

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赵家为何就不能出一个朝鲜君呢?

想到这,他心中愈发的热切,就这样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似乎在万人的拥戴下,进入了王都,坐上了国君的宝座。



    (http://www.233xsw.com/book/FccpW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
二三中文 有求必应! 大明:朕景泰帝,请皇兄赴死 http://www.233xsw.com/book/FccpWc.html 全文阅读!二三中文,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