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0章 自立门户?

二三中文 更新最快! 大明:朕景泰帝,请皇兄赴死 http://www.233xsw.com/book/FccpW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没错,赵明的奏折,表面上看这封奏折乃是一份请罪书。

然而,折中的每一句话,便是恳请陛下为那些不幸牺牲的义军们讨回一个公道。

这样的言辞,如何能不让在场的众多文臣武将心生愤慨之情呢?

在众人眼中,赵明此举无异于得意忘形、数典忘祖。

要知道,他们赵家领导的义军近年来发展迅猛,规模日益壮大,时至今日已坐拥十余万之众。

这般实力,任谁也无法轻易小觑。

可是,赵明难道就真的忘却了当初是谁给予他大力支持与帮助吗?

又是谁赋予了他今日所拥有的一切呢?

在场的众文武再也忍不住,一个个义愤填膺,痛斥着赵明的忘恩负义。

“陛下,臣以为绝不能惩处梁帅,否则,我大明将士定然不服。

“是啊,陛下,那义军如此不讲道理,目光短浅,实非良友。”

众大臣一个个上前建言道。

在众人眼中,东路军的梁必成绝对不能惩罚。

即便他行事偶尔显得有些过分、偏激,但大家都认为那也是出于对大明将士们的一片赤诚之心。

如果仅仅是为了笼络那些义军就去责罚于他,恐怕大明的将士们虽然表面上不会多说什么,但心底里难免会生出嫌隙来。

而且,要是真这么做了,只会让义军们变得越发放纵和傲慢无礼。

对于这些情况,朱祁钰自然心知肚明。

他望向沈睿,问道:“沈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沈睿躬身行礼后说道:“回陛下,臣赞同诸位同僚的见解。”

其实,沈睿很清楚,陛下心中早就有了定夺。

即便没有满朝文武大臣们的进言献策,陛下也决然不可能去惩处梁必成的。

不仅如此,说不定还会给予其一定的奖赏。

毕竟,梁必成为大明付出的努力,都是有目共睹的。

果然,他刚升起这样的想法,就听到陛下已经发话了。

“传旨,既然东路军的辎重被烧了一些,那就双倍的赏赐,同时给东路军的将士,送去一些酒水给他们压压惊。”

朱祁钰笑着颁布了旨意。

众臣听到之后,不由大喜过望。

“陛下,那义军怎么回复他们呢?”

群臣又有了疑惑。

“怎么回复。就说朕已经惩罚那梁必成了。”

“不过是惩罚他,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他弄丢了应该丢的战利品。”

朱祁钰嘴角挂起一丝的嘲讽:“就这样拟旨吧。”

“是。”

群臣心中震惊不已,陛下这要与赵家义军撕破脸吗?

待走出了帅帐之后,有官员忍不住向沈阁老求教这个问题。

“陛下自有他的决意和用心,我等就不要操心了,不过,不是有一句话叫吃碗米养恩斗米养仇吗?”

“陛下这么坚决,硬气也是为了让赵家义军不敢太过放肆,以至于到时真的为仇,反而便宜了朝鲜和女真。”

“原来如此,还是沈阁老了解陛下的真正用意啊。”

另一边的赵家义军大本营,俊城。

十二路义军的首领,此时已经到了九路。

整个大厅里,喧闹至极。

有夸耀着自己又娶了几房小妾的,也有夸耀自己又获得了诸如神兵利器宝马的,也有的沉默不语,思索着什么。

当然,也有几路首领义愤填膺地正诉说着大明对他们的暴行。

“卢首领,这次绝对就不能这样算了,老哥我支持你向大明讨要个说法。”

“是啊,你看看这攻下的几座城池,哪个不是我们义军出力多?没有我们,明军会这么顺利?”

“就是,而且他们所占据的地盘,早晚还得归还我们,只是早一步晚一步而已,凭什么让他们的人担任官职?”

这些义军的首领,不少都在议论着此事。

甚至有人放出狂言,要与大明分道扬镳,独立起来。

正在他们议论间,这时一声高呼声打断了喧闹的场面。

“弘文侯到。”

众首领听到这声后,也回到了各自的座位,抬眼望向走进来的赵明。

弘文侯本是朝鲜先王赐予三朝帝师赵欢的爵位。

能以文臣做到如此高的官爵,可见其多么受人敬仰。

而这个侯爵还是能够世代承袭的。

只不过,当赵欢被李隆诛杀了之后,这个侯爵也被剥夺了。

可李隆虽剥夺了,但在众人的心里,却是永不可磨灭的。

更重要的是,大明皇帝还是承认的,也赐予同样的爵位。

如此一来,作为赵欢唯一的后人赵明,也承袭了这个官爵,并成为了义军的首领。

“拜见侯爷。

“诸位兔礼。

赵明,这位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公子哥儿,在经历了这段日子的磨砺,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那个手无缚鸡之力、文质彬彬的他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目光如炬、眼神犀利的男子。

而围绕在他身旁的人才更是数不胜数。

这其中不仅有其父昔日的得意门生,更有众多听闻赵明威名后,慕名前来投奔的勇士豪杰。

正是凭借着这样一支队伍,赵家义军才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这支义军人数已达十余万之众,其势力范围更是涵盖了诸多郡县。

毫不夸张地说,赵家军如今已然成为朝鲜境内一股令人瞩目的势力。

就连李隆面对赵家军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也不得不心生忌惮。

为此,李隆曾暗中派遣使者前来与赵明接触,试图通过招安的方式将赵家军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李隆给出的招安条件可谓相当:不仅承诺要恢复赵明之父赵欢生前的名誉和官爵,还表示将会双倍奉还原本属于赵家的土地。

对于这份看似诚意满满的招安书,赵明却只是付之一笑。

他心里很清楚,所谓的招安不过是李隆的权宜之计罢了。

毕竟,那杀父之仇、灭族之恨又岂是对方轻飘飘的几句话便能一笔勾销的呢?

若真就此轻信了李隆,岂不是自投罗网,让九泉之下的父亲难以安息?

真那样的话,他以后有何脸面去面对赵家的列祖列宗?

而且,就算他愿意,那些慕他父亲的名而来投效的人也会不愿意,同时也会寒了天下士人的心,想要像现在过的这么舒坦,逍遥快活,那绝对是不可能了。

“第十,十一,十二路军的首领还没有到吗?”

赵明看了看下面的座位,皱了皱眉头,不由询问。

“回侯爷,金首领,武首领他们说为了防备大明的偷袭,所以便不来了。”

一路军的首领站了起来,禀告道。

赵明一听,顿时脸色一寒:“胡闹,本侯不是告诉你们了吗?本侯已经上书大明皇帝,要他们给我们一个交代,想必很快就能得到回复了。”

其实,他也很头疼。

在开始的时候,他的想法很艰难,那就是向那昏君复仇。

为了父亲,为了赵氏族中的那数百人口。

这样的血海深仇,无论如何他赵明都要复仇。

不过,本以为义军能与大明精诚合作,共同覆灭了这个昏聩的朝鲜王朝。

可谁曾想,随着赵家义军的规模越来越大,所占据的城池越来越多,他们与大明的矛盾,也日渐凸显。

首先就是所占据城池的主导权。

虽明军是攻取城池,出力最多的,但他们终究是异国人。

大明的官员,无论是语言,还是国情,都与朝鲜有些差异。

想要占据着官府的主导权,是很不现实。

必须还得是他们才行。

除此之外,就是粮饷辎重的问题,官府的粮仓也好,银库也罢,也是属于朝鲜,万万不能让大明所掌控。

还有一点就是,大明皇帝对于他们赵家义军干涉过多,俨然成为了他们的皇帝,这让不少首领心中颇为怨念。

在他们看来,他们能与大明合作,也可以在将来向他们缴纳贡赋。

可若是把他们当成下属,子民来看,那是不可能的。

若只有他赵明一人,一切还好说。

他考虑过去大明定居,成为大明的子民。

可他现在手下,兵多将广,心思也就杂了起来。

正在赵明心思纷杂,胡思乱想之际,便听到外面的禀报声,说大明皇帝陛下所派的使者已经到了。

“有请。”

赵明一怔,而后望向台下的众首领笑道:“本侯没骗你们吧,大明皇帝终究会给我们一个交代。”

在座的众义军首领,顿时也一阵扬眉吐气。

大明强大又能如何?

最终还不是向他们服软?

强龙不压地头蛇,如今可是在他们朝鲜的地面上。

就算大明皇帝再英明神武,也需要他们义军的帮助。

一个大明礼部官员,不亢不卑,昂头挺胸走进来。

“侯爷,以及诸位首领,本官来宣陛下旨意。”

礼部官员手持圣旨,皱着眉头看了看台上坐着的赵明。

在他看来,自己可是钦差大臣,你一个陛下封的侯爷,怎么如此无礼坐在那里?

还不赶紧下来迎旨?

赵明作为世家公子,熟读华夏礼仪典章,他当然知道此时应该如何做。

之前,他每次接到大明皇帝传来的旨意,都是十分恭敬迎接的。

可如今,当着台下众多的首领的面,他犹像了起来。

正如之前,他与几个谋士商议的那样,他们赵家义军早晚要与大明切割开来的。

若是一直以臣之礼敬之,很容易引起手下首领们的非议的,更会让他们瞧不起的。

所以,这对待大明皇帝的态度,必须更改一下。

想到这,赵明深吸一口气,只是站起身,并没起身。

“大人请宣读吧。”

礼部官员看到他这副的神态,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看了看四周,发现周围的那些义军首领,个个趾高气扬,神色得意的样子,便明白了怎么回事。

只见礼部官员冷冷一笑:“看来侯爷还未准备好接旨,就等准备好之后,本官再来吧。”

话音刚落,他便已经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众人一时间被那大明官员给弄懵了,一个小小的文官这么硬气吗?

台阶上的赵明,张了张嘴,本想下去道歉阻拦。

但他被旁边的一个老者用眼神制止了,最终也没有走下去。

就那么看着那大明的礼部官员就此离去了。

很快,一个赵家子弟亲信,走了进来。

“侯爷,那大明官员走了。

“真的走了?”

“是的,骑马离开了,看起来是要回去复旨去了。”

“那亲信如此回答道。

赵明没想到,那官员竟真的没宣旨就离开了。

这让他心中开始忐忑不安起来。

他甚至可以预料,那这位大明礼部官员回去之后,那大明官员的态度来。

而他们赵家义军与大明的关系,也将会至此出现更大的裂痕。

不说降到冰点,可也差不了多少。

想到这,他就有种追上去道歉认罪的冲动,可看着下方那些振奋,激动的首领们,他又重新坐着。

他赵明其实无论是武力,还是军事才能,其实他唯一的凭仗,就是赵家唯一嫡子这个身份了。

可若是他一意孤行,不考虑在座诸多首领的态度,这个位置他也就坐不长了。

这十余路的首领,如今大部分人的想法,就是脱离大明管制单干。

就算与之结盟,也必须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属于上下的关系。

若他赵明一意孤行,与大明走的太近,可以预料,很快就会失去这些首领的支持。

这次,有三路的首领没来参加他召集的会议,就说明了。

若是再向大明卑躬屈膝,那么他失去的支持,就会更多。

这也是为何他对大明使者无礼的原因。

“哈哈,侯爷今天做的不错,果然硬气了。”

“是啊,咱们就应该这么做,如今咱们义军二十万将士,威震四海,怎能向他人卑躬屈膝。”

“看着那大明官员吃瘪的样子,真的令人痛快。”

赵明看着这些激动的首领们,心中复杂至极。

一方面是为接下来如何应对大明关系而感到忐忑。

另一方面又赢得了这些首领的敬意而感到振奋。

“侯爷不用担心,大明皇帝应该是个有分寸的人,他知道他们离不开我们。”

身边的老者,笑着安慰赵明道:“刚才你做的很对,你看台下这些首领的心情就能知道了。”

赵明点了点头:“世叔,小侄也不后悔刚才对大明使者的态度,只……只是以后如何合作,就成为了问题。”

“哈哈,侯爷不用担心,如今李隆不理朝政,奸佞当道,如一座腐朽的楼阁一样,风一吹就倒了。”

“就算没有大明的支持,我们也能覆灭了这个腐朽,落寞的王朝。”

当提起朝鲜王朝的时候,那老人的神色里,满是狰狞愤恨。



    (http://www.233xsw.com/book/FccpW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
二三中文 有求必应! 大明:朕景泰帝,请皇兄赴死 http://www.233xsw.com/book/FccpWc.html 全文阅读!二三中文,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