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我奸诈嘛!你们信我?

二三中文 更新最快! 三国:阿瞒,全力倚父吧! http://www.233xsw.com/book/rcpWFE.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您,您是说,举全部家资,再向曹氏筹措钱财,就是为了全部买在许县、长社?”荀彧反复确认,曹嵩的答案都始终一致。

“不错。”

“呼……”

荀彧长舒了一口气,好在这三地的族地很多,一般都不会变卖,即便是拿三万余金去买,最多每个县能买半数,城中衙署集居之地当然也买不到。

可日后,若是大略得成,老太爷能成为颍川巨富,己是铁定之事。

到时,他的工坊、家业,几乎都能开设在颍川腹地,沿水陆两途送往西方,所收之钱财将会更多。

这一步棋,和如今兖、徐两州之大略全数合在一起,可谓水涨船高。

曹氏一荣俱荣。

再加上向西运粮,以收容百姓之策……

荀彧不敢想,再过数月,曹氏将会达到何等鼎盛兴旺的地步。

“文若,拜托了。到时,我可搬迁至你族地附近,亦可相互照应。”

“哪里的话!”荀彧连忙拱手低头。

照应?!

怕不是要挟!

当然也可以是鼎助。

“在下,一定办好此事。”

……

“贞妹!哎呀……”

“你,你糊涂啊!!”

糜氏的东海族地,糜芳在堂上听闻了妹妹糜贞的打算之后,急得团团转。

今年早月,他随着家族商旅一路去了扬州,访问了不少贤才,但因战事未曾结束,所以没能回来,就留在了扬州友人家中。

没想到,现在刚回来没几日,徐州己经天翻地覆,曹氏为主,而且深得民心。

他走的时候,记得局面还不是这样的。

至少那些士族传言,还在略带中伤之事,不满曹操为政,很多贤才士人下任在野,隐居各地。

后来出行购买各种用度,特别是纸张、桌案、木椅,农耕器具这些,都听说出自与曹氏十分亲密的工坊之手。

那工坊之上,是一位神秘的大贤儒者,精通百道、贤良无双,救过各地无数百姓,溪井、精制犁铧都是他所创,现在传得越来越玄乎。

可糜芳回来一听说,听说这大贤就是曹嵩。

曹嵩在徐州截杀之途,根本就没死。

那这些诸多大事一串起来,几乎就能明白一切了。

这就是曹操的一个大局!

其父为大贤传名,而他则是兵伐徐州,一明一暗鲸吞徐州各族。

“你真的不能答应他,应当想办法拒绝!”

糜贞吃着果子,百无聊赖的坐在台阶上看向别处,两个梨涡微微显现,道:“都答应了,又如何能拒绝?”

“商贾之家本来身份便是地位,最讲究的自然便是信誉,我若是没了信誉,日后如何再和曹翁往来,而且,大兄还任徐州别驾呢。”

“两万金,这可是数年积累走换之财,不知道多少人的心血。”

糜芳个头敦实,略有富态,和大兄糜竺比起来,他更有富家翁的气质。

听完来龙去脉之后,他越发觉得小妹被人诓骗,一步步落入了陷阱之中,曹嵩定是要用两万金的借据,来填补他家资丢失的亏空。

“不行,我得去将此事拒绝,让曹翁作罢。”

糜芳说着便打算出门,但是在门口被两个大汉拦住,身后传来糜贞的声音:“这位曹翁是博学奇才,通百家之学,手下能人无数。”

“他在徐州短短大半年,揽财上万,他本身便有巨富,还有曹公为后盾,怎么会缺钱?这两万金的生意,只有一种可能。”

糜芳皱着眉头无奈转回:“什么可能?”

糜贞浅笑道:“做的二十万金的生意,二哥你就放心吧,贞儿绝不会看错人。”

“你,你,唉……胆子也太大了!”

糜芳无话可说,只能拂袖而去,转身向自己的宅院去歇息,准备晚上糜竺回来,他再拜访力劝之。

两万金,做什么生意需要这么多本钱。

分明就是拿去换粮食,而后揽名声!我还看不透他们吗?!

“呸,均是一丘之貉。”

每一任刺史、州牧,或是二千石这样的主官,对他们糜氏都是虎视眈眈。

这曹老头子果然是要厉害些,能骗得小妹这种商道奇才五迷三道。

……

时年十月底。

曹操沿着糜氏商道搭出来的驿亭,将粮食送达最远至颍川之地。

而颍水这一条线的郡县,基本上都受当初董贼劫掠影响,各族地粮食短缺,官吏加征赋税,粮食并不算充裕。

在荀彧的带动下,各族将道路让出,恭迎曹军兵马,荀攸更是带着族人、百姓,箪食壶浆相迎。

曹操借运粮赈灾之名去关中,途经颍川暂驻,由此借道而进入颍川。

很多家族在第五日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不对劲之处。

运粮的队伍都己经塞满了,怎么还在入?!

曹操亲自到陈留督此事,闻讯时大笑:“我奸诈嘛,谁让你们信我。”

颍川当年士人可没少说他坏话。

此时曹操根本不管你这那的,下令加速进军进驻颍川,到最后谁来都挡不住,驻进来三万精兵,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宗贼出逃、贼匪俯首,百姓俱是欢庆。

彼时的很多耳目,告知族人将消息传去冀州,郭氏飞骑西五日便往返而回,得到袁绍干脆利落的回应:没空!

他现在根本管不了豫州的事情,只能派遣暗探散布流言,以祸乱曹操的军略,让他取颍川不能这般顺遂。

荀彧回到颍川后,第一时间就在许都为曹嵩购置了一处宅邸,依山傍水,占地极大,宛若园林,其中舍房百间,各院六座,厢房有十二处,可宿卫二百人。

且中院、后院还需拾级而上,有竹林廊庑为道,闲情雅致、亦可公务。

这里原本是一位商贾买下,供给荀氏大儒讲学所用,当年颍川讲学兴盛,一日有万名学子来听,人山人海,盛况非凡。

但后来战乱,这家商贾也未能因捐赠之便得到如龙之升的机会,就在迁徙时被贼匪抄掠杀死,再也没了音讯。

这间大宅府邸,自然被收归官用,可待买卖。

荀彧到此后,遣族人办此事,很快县令就来家中拜会,告知己搬空了公文,清洁内外,且留下了五十名婢女、五十名仆役。

“奴仆遣散,老太爷自己有。”

“等等,”荀彧刚说完又止住了县令,道:“留下吧,婢女可为女工,仆役能为劳力。”

“是,”县令陈务,是长社陈氏中人,知晓荀彧的地位,不敢多言。

这就等同于是衙署送了百名奴籍劳力,以后连当眼线的机会都不存在了。

“多谢了,”荀彧礼貌性的拱了拱手,平淡的道:“改日我会登门拜谢陈长文。”

陈群,陈长文,如今长社陈氏的青壮砥柱,极为有识人之明。

陈务听闻此话,心里一喜,连忙谢过。

到门口时发现荀彧又换了一身洁净得体的儒袍,带族人向东而出,行路如风,身后跟随的族人皆是携带礼物。

他在远处的马车上啧了啧舌,“什么人物?如此兴师动众,竟然能让荀文若这般尊敬。”

这些年颍川风头最盛的,便是荀彧了。

他虽不傲,但真的不会轻易的对人如此殷勤。

这人来头恐怕不小。



    (http://www.233xsw.com/book/rcpWF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
二三中文 有求必应! 三国:阿瞒,全力倚父吧! http://www.233xsw.com/book/rcpWFE.html 全文阅读!二三中文,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