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高!
一向神闲气静的陈文书差点维持不住表情。
一斤花椒竟是精米的十几倍。
他们村里拥有金疙瘩竟然不知道。
难得看到陈文书这副表情,几人觉得还挺新奇的。
洛明川继续说:“你们有多少我要多少。”
陈文书回过神,激动道:“回去我就给村长写信,让他们将花椒摘下晒干送过来。”
过段时间花椒该掉了。
“你让他们摘下晒干将黑色的籽取出来,我会派人去拉。”
以前不太了解陈文书,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相处,他知道他所在的村子非常贫困,连一辆牛车都没有。
要是他们自己送过来还得租车,又离云州远,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陈文书知道洛明川的心思,抱手感谢,“我替我们村的所有人谢谢你。”
前段时间他还后悔自己拿了全村的银钱读书,到头来却不能给他们回报。
现在他庆幸当初自己没有假清高,接受了全村的帮助去读书。
不然也不会碰到祁淮安碰到洛明川。
也不会知道他们以为没用处的花椒竟然是调味料,价格还那么高。
洛明川摆摆手说:“不必谢,花椒也是我有用处。”
两人达成的交易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洛明川解决了福顺楼花椒不够的难题,陈文书帮助村里增加了收入,他们村里变好了,也是祁淮安的政绩。
陈文书的家在云梦县隔壁的云水县荷花镇陈家村。
陈家村的村长在三天后收到了他的信。
夕阳西下时照下来的橘色的光照在茅草屋上,院子里,陈村长黑黢黢布满老茧的手与米色的纸张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是陈家村唯一一个读过书的,所以成为了村长,但也只读过两年。
因此他知道读书的益处,偶然发现陈文书有读书的天赋后,他鼓励陈文书去读书。
“哈哈哈哈哈……”
他看着手中的信大笑起来。
长长的胡须笑地一颤一颤的,干瘦的脸颊上掩饰不住的高兴。
他的老妻儿子孙子们都看着他。
他大儿子凑过去,“爹,什么好消息让你这么高兴?说出来也让我们高兴高兴。”
村长放下信,先非常感慨地说了一句,“我就说咱们供文书读书是有用的。”
“是文书来的信?爹,你快说里面写了什么?”
看着一大家子着急的表情,陈村长将信的内容说了。
“文书说咱们山上长刺的树叫花椒树,上面的小颗粒叫花椒,是一种调味料。
他的一个同窗家里有酒楼,要干花椒,一斤一百文钱。
他让咱们摘了将花椒晒干,到时候他的同窗会派人来取。”
“一斤一百文钱!”
!!!
村长全家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爹,我没听错吧?”大儿子一脸不可置信。
要不是不认字,他想拿过信自己看。
“是真的,我还能拿这事情骗你们不成?”
陈村长平日里就不是个爱开玩笑的人。
他们终于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
二儿子一脸庆幸地说:“幸亏咱们没有砍花椒树。”
要是将金疙瘩砍了,他们现在不知道该有多后悔。
不仅没砍,每年秋冬天他们会砍下花椒树的一些树枝当柴火烧,越砍花椒树长的越好,结的花椒也越来越多。
陈村长看了看天色,己经不早了,不然他都想立马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村民。
吃饭的时候大儿子还很激动,“咱们村里到处都是花椒树,我看花椒晒干也有几百斤,一斤一百文钱,那得卖多少银子啊!”
陈家村的花椒树粗略计算有上百棵大的。
他越说一家人越激动。
晚上都没怎么睡觉。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村长赶紧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将村民叫了过来。
村民们得知村里的花椒竟然能赚银子时,一个个高兴地不得了。
事不宜迟,村民们立即提着篮子去摘花椒。
最高兴的莫过于陈文书的家人了。
陈文书能去读书除了自己有天赋之外,也多亏了村里人的帮助。
如今陈文书有能力帮助村里人,他们自然高兴。
陈家村这边热火朝天地摘花椒。
沐莜莜这边也很忙。
八月初家里的院子盖好了,新盖的三个院子里都有小花园,东西两边的院子大,里面还有个小池塘亭子。
西边的小院子是沐莜莜和祁淮安的,花园里种了竹子。
独一份的宅子,惹得不少村民前来参观。
丫鬟和侍卫也被送了过来,各十三人。
沐莜莜挑了一个最机灵的丫鬟,十西岁,叫小玲,教她算账管家。
挑了一个十五岁处事沉稳的侍卫当管家,叫麦冬。
还买了三辆马车。
除了喂喂马打理打理院子,家里也没什么活干,主人家又脾气好,丫鬟侍卫们感觉自己来到了天堂。
他们也越发忠心。
钱双儿和钱云山跟着一起来了。
得知方家被砍头后,钱云山前段时间回了趟村里,偷偷将地都卖了。
他想首接在沐家村买地盖一座院子。
他相信有知府大人和夫人这般人的沐家村肯定和他们村不一样,都是好人。
他来的第一件事,便是跟沐莜莜说:“夫人,我将村里的地卖了,我想在沐家村买一块儿地建房子。”
就算夫人人好,他也不是下人,住在别人家里也不自在。
他原本手中还有一百多两银子,加上卖地的,现在手中有六百多两银子。
他想着盖一座好的砖瓦房。
以后再多挣些银子,给双儿买几亩良田傍身。
沐莜莜自然是尊重钱云山的决定。
“好,我带你去找我堂伯。”
钱云山买了一块儿村尾的地,离沐二贵家很近。
张统和张天川现在正在盖酒厂,正好他们一起有几个人最近没有活了,叫过来给钱云山盖房子。
钱云山还从村里雇了二十个人,想尽快盖好院子。
他盖的院子比较简单。
两座房子,一座当做他的屋子和堂屋,一座钱双儿的院子和灶房。
最主要的就是院墙,要足够高。
他们爷孙俩还是得防范着点。
(http://www.233xsw.com/book/jEOFW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