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济北从赵府离去后,并没有急着回府,反而是去看望了城中几个战死士兵的家属,并带了些银两给他们。虽说军中早就给了抚恤,但他偶尔也会过来看望他们。
“将军,您怎么又来了?我儿都已经离开这么多年了,您实在不必如此费心啊!这些银两您还是拿回去吧。”一个衣着单薄、略显寒酸的老人,抬头看了一眼萧济北,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但很快又低下了头,继续埋头于手中的活儿。
他的儿子是六年前与他的兄长萧济平一同战死沙场的英勇战士,这么多年过去了,萧济北从未忘记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每年都会亲自前来探望他们的家人,每次都会带上些银两。这些银两他虽拒绝过,但每次不等他塞回去,萧济北就已经走了。
萧济北并再多言,而是解下自已的披风披在了他的身上:“天气寒冷,老伯莫要冻坏身子了。”说着便放下手中准备好的银两准备离去。
他还没走多远,只见老人颤巍巍地向前迈了几步,声音略微颤抖但却坚定地说:“将军,我儿是为了保家卫国丢了性命,死得其所,将军不必自责,就算再选一次,我还是会将他送入军营。”
听到这番话,萧济北的身躯微微一震,他静静地站在原地,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回过神来,然后缓缓地转过身,抬起双手,抱拳行了一个礼后转身离去。
老人望着他的身影消失后,才佝偻着身子走了回去,只不过口中喃喃说道:“将军是个好人,好人得有好报啊。”
等他回府时早就过了饭点,李昭昭也已经用完膳端坐在榻上忙碌起来。
今日大夫人的一番话,倒是让她心中温暖了许多,她想给她送些什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已亲手做的最有诚意。便让春茗去取了合适的面料线团过来,这不刚用完膳就迫不及待的做了起来。
她虽是公主,但也同宫外的女子那般学习女红。只不过她只给太子哥哥绣过帕子,这手艺十分生疏。如今坐在绣架面前,每下一针都十分谨慎认真。
由于她太认真了,萧济北进来都未曾察觉。
春茗想开口提醒,便瞧见侯爷示意不用出声,见此情形,她十分有眼力见的拉着碧玉一块退了出去。
“春茗姐姐,拉我出来做什么,公主那还需要伺候呢。”碧玉嘟囔着说道。
“你怎么这么没眼力见,没瞧见侯爷想同公主单独相处嘛。”春茗摇了摇头,笃定的说道。
“我还真没看出来。”碧玉显然有些不服气,小嘴顶了一句嘴后,竟又作势要转身往屋里走。
春茗一把将她拉了回来,“莫急,先等等吧,待公主召唤咱们时再进去不迟。”
于是乎,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守在门外。而屋内的萧济北,则一直默默地立于原地,目光始终落在专心刺绣的李昭昭身上,他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看了许久。
终于,李昭昭停下手中动作,开口唤道:“春茗,把剪子帮我递一下。”
不过须臾之间,剪刀便出现在了她的眼前,只不过这手倒不像是春茗的,她抬头一看,才发现是萧济北。
“侯爷!”她失声惊呼,瞬间站直了身子。或许是因为起身太过匆忙,一个踉跄,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倾倒,眼瞧着就要摔倒,好在萧济北及时扶住了她,把她稳住了。
“多谢侯爷……”李昭昭面红耳赤,心中满是尴尬和窘迫。她低垂着头,不敢直视萧济北的眼睛,声音细若蚊蝇。
为了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尴尬氛围,李昭昭稍稍定了定神,关切地问道:“侯爷可用过膳了?”
“尚未。”萧济北微微摇头,神色略显疲惫。
听闻此言,李昭昭连忙说道:“那我让厨房给你做些吃食。”说着她才发现这屋内只余他们两人。
守在门外的春茗听到屋里的动静,才走了进来,轻声询问道:“公主可是有什么吩咐?”
“侯爷还未曾用过午膳,快去让厨房准备些丰盛的饭菜送过来。”李昭昭赶忙向春茗交代道。
“不用麻烦,下碗面条就行。”萧济北倒是没那么多讲究,行军打仗之时,更是冷饭冷菜随意填饱肚子即可。
春茗看了看公主,见她说道:“那就下碗面条吧,快去。”
“是,奴婢这就去。”她立马点了点头,便退了出去。
萧济北倒是觉得这个叫春茗的婢女不错,凡事都只听从李昭昭一人的吩咐,行事干脆利落,且毫无半点心机和杂念。
厨房倒是速度极快,片刻就将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了过来。
虽然李昭昭不能陪他一起用餐,但也不好让他独自坐在那儿,便停下手中的针线,坐到了他的身旁,静静地看着他吃面。
等他吃完后,递上了自已的帕子:“侯爷,擦擦嘴吧。”
萧济北迟疑了一下,还是接过了帕子。
她的帕子上带着一股淡淡的香味,不似其他熏香那样浓烈,闻着倒是挺舒服的。
(http://www.233xsw.com/book/j0jjO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