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宗祠的铜门环在暮色里泛着冷光,沈砚秋推开虚掩的大门时,门轴发出的"吱呀"声与记忆中母亲陪她来上香时的声响重叠。庭院里的紫藤架己经枯萎,凋谢的花瓣落在石灯笼上,积了薄薄一层,像撒了把碎紫晶。她发间银簪的莲蕊不再震动,三长一短的摩斯码信号在钟楼爆炸时彻底沉寂,只留下金属特有的冰凉触感贴着头皮。
"小姐,香案上的烛台歪了。"青梧的竹篮轻轻晃了晃,里面的雪蚕茧在暮色中泛着微光。她指着供桌上歪斜的白铜烛台,烛泪在台面上凝成诡异的蓝黑色,与钟楼爆炸时溅落的毒蓝母液 identical。沈砚秋伸手去扶烛台,指尖刚触到烛台底座,上面的缠枝莲纹突然凹陷,露出个嵌着鸢尾花的暗扣。
"这是沈家织锦的'锁心扣'。"陆承泽用指挥刀撬开暗扣,烛台底座弹出个木匣,匣盖上用螺钿镶嵌着半朵残莲,螺钿缝隙里卡着根红绳,绳结样式与周仲麟平安扣上的双鱼结一模一样,只是绳头沾着干涸的血渍,在暮色中呈暗褐色。"周仲麟来过这里。"
木匣里放着半块玉佩,玉佩上刻着鸢尾花,与陆承泽怀中的半块 identical。沈砚秋将两块玉佩相触,玉佩突然发烫,在供桌上投出母亲的身影——那是用光影留存的影像,母亲穿着素色旗袍,腕上戴着半只翡翠镯子,正对着玉佩说话:"砚秋,周家宗祠的藻井藏着毒蓝母液的真正配方,需用双生血开启。"
影像消失的瞬间,供桌突然震动。沈砚秋拽着陆承泽退到香案后,看见戏台的藻井缓缓打开,露出里面悬挂的铁笼,笼中装着蓝黑色的液体,正是毒蓝母液。铁笼下方的横梁上用鸦片膏写着密文:"破笼之法,在八仙手中。"
"藻井雕着八仙过海。"陆承泽举灯照亮藻井,吕洞宾的宝剑上挂着个香囊,与沈砚秋儿时戴过的 identical。她用发簪挑下香囊,里面掉出个蜡丸,蜡丸里是周仲麟的血书:"母液己改良为解药,配方在何仙姑的莲花里。"
就在这时,宗祠的侧门传来脚步声。沈砚秋吹灭油灯,借着天窗微光看见苏曼殊的身影,东洋菊胸针在暮色中闪着冷光。她脚踝上缠着的绷带渗出蓝黑色液体,每走一步就在青砖上留下腐蚀的痕迹,与钟楼齿轮上的凹痕 identical。"沈砚秋,周老太太请您观赏'八仙献寿'。"
陆承泽突然按住沈砚秋的手,指节泛白:"苏曼殊的旗袍内衬绣着东洋菊,与周仲麟平安扣上的刺绣一模一样,只是花心处多了道刀疤。"他说话时,苏曼殊手腕上的翡翠镯子轻轻碰撞,发出的声响与继母周氏夜读时的玉镯声分毫不差,让沈砚秋想起婚礼前夜继母房里传出的窃窃私语。
沈砚秋握紧母亲的玉佩,玉佩突然发烫,照亮了何仙姑手中的莲花。她攀着戏台柱子爬上藻井,发现莲花瓣是机关,按动花心处的残莲纹,铁笼应声而落。毒蓝母液在笼中剧烈晃动,竟渐渐变成淡紫色——这是周仲麟改良后的解药。
"住手!"周老太太的声音从戏台后传来,她坐在雕花轮椅上,由侍应生推着出来,翡翠烟枪在手中轻晃,烟锅里燃着的"福寿膏"散发出甜腻的气味。"沈砚秋,你以为改良了母液就能救上海?"
侍应生掀开戏台地板,露出下面的染缸,缸中淡紫色的解药正在翻滚。沈砚秋想起周仲麟的血书,连忙将母亲的玉佩放入染缸,解药竟开始冒泡,渐渐变成透明色,散发出淡淡的槐花香。周老太太尖叫着拍轮椅扶手,轮椅底部突然弹出尖刺,刺向染缸。
"小心!"陆承泽将沈砚秋推开,尖刺扎进他的手臂,立刻渗出蓝黑色血液。沈砚秋扶住他,发现他袖口的银表蒙子裂开,表芯里掉出片蓝印花布,布角绣着半朵残莲——与母亲未完成的《寒江独钓图》 identical。
混乱中,青梧突然举起雪蚕茧:"小姐,茧子发光了!"茧丝间的银线映出密文:"解药需引黄浦江活水冲泡,余党在十六铺码头。"沈砚秋望着染缸里的透明液体,想起母亲信笺里的"双生血融雪",终于明白周仲麟用自己的血作为药引,将毒蓝彻底转化为解药。
周老太太见毒计被破,竟从轮椅下抽出把匕首,刺向沈砚秋。千钧一发之际,周仲麟的指挥刀突然从戏台幕布后飞出,钉在匕首上,刀柄的残莲纹在暮色中发出微光。沈砚秋回头,看见幕布后掉落枚平安扣,扣身的双鱼纹正在合并成完整的鸢尾花。
"哥..."沈砚秋捡起平安扣,扣心处渗出母亲的字迹:"血莲绽放,毒蓝终散。"她终于明白,周仲麟一首藏在宗祠,用指挥刀为她挡下致命一击。陆承泽按住她的肩膀,指着平安扣裂缝里的胶片:"这是日本军部的名单,周仲麟己经传给了老枪。"
走出宗祠时,月亮升上夜空。沈砚秋扶着陆承泽坐在石阶上,看着他手臂的蓝黑色渐渐褪去。她握紧手中的平安扣,扣身的鸢尾花在月光下闪着微光,仿佛周仲麟的体温还留在上面。
(http://www.233xsw.com/book/cpFOr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