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暖阁的熏炉里,一缕极淡的沉水香袅袅升起,驱散了秋夜的微寒。
崔韫笙并未像往常一样倚在榻上,而是端坐在书案前。
案上铺开一张素雅的洒金宣纸,一支紫玉管狼毫笔搁在青玉笔山上,墨是上好的松烟墨,己由心腹嬷嬷细细研开,散发着清冽的墨香。
她提笔,蘸墨。她的字迹,并非女子惯有的娟秀,而是带着一种沉稳内敛的筋骨,如同她此刻的眼神,平静无波下暗流涌动。
她并未首接书写,而是先在心中将字句细细斟酌。
写给崔怀安的信,既要像寻常家书般透着长辈的关怀,又要将那份关乎国本、甚至关乎崔氏一族未来的重托,不着痕迹地融入其中。
笔尖落下:汝在礼部任上,夙夜操劳,为国分忧,姑母心甚慰。然汝素体弱,更须善自珍摄,饮食起居,勿令有失。汝妻近日安好?小儿课业可有进益?家中诸事,皆需汝费心周全。
然而,笔锋至此,微微一转,墨迹稍浓。
“近日宫中多事,波谲云诡。太子失德,幽居诏狱,此诚国之大殇,亦撼动朝纲根本”
“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今国本动摇,人心浮动,此非吉兆。礼部执掌天下礼仪宗法,正纲常,安人心,值此危疑之际,更当思虑深远,” 笔锋在此处顿住,墨迹凝聚,仿佛在积蓄力量。
“为君父分忧,为天下先声。
“祖宗法度昭昭,储贰之位,关乎神器传承,不可久悬”
“当此之时,礼部诸卿,尤当以社稷为重” 她刻意点明“礼部诸卿”,而非单指崔怀安一人,暗示他需要联络同僚。
“斟酌损益,体察舆情”
“早呈忠言,奏请圣裁,以定国本,以安天下。
“此非仅为臣子本分,亦是护持江山永固、黎庶安宁之大道也”
最后一句,将立储之事提升到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高度,赋予其不容置疑的正当性与迫切性。
写罢,太后搁下笔,拿起信纸,对着烛光又细细看了一遍。
她轻轻吹干墨迹,将信纸仔细折好,装入一个素面锦囊之中。
并未用火漆封印,只以一根寻常的丝线系住。她唤来容霜,低声嘱咐:“将此信,亲手交予安儿。
容霜欠欠身:“是,奴婢明白。
礼部侍郎府邸,书房。
崔怀安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坐在灯下。
他刚刚送走了姑母派来的心腹嬷嬷,手中紧握着那个尚带着一丝沉水香气的素面锦囊。
他小心翼翼地解开丝线,取出那封洒金信笺。展开,熟悉的、带着姑母威仪的笔迹映入眼帘。
他逐字逐句地读着,神色先是凝重,继而眼中精光闪烁,最后化为一种心领神会的激动与郑重。
读到“为君父分忧,为天下先声”、“早呈忠言,奏请圣裁,以定国本,以安天下”时,他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这哪里是家书?分明是一道无声的、却重逾千斤的懿旨!
姑母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要他姜焕,以礼部侍郎的身份,领衔上奏,推动立储!而且必须快!必须“早呈忠言”!
他立刻铺开奏疏专用的白折子,提起笔。这一次,他胸中沟壑分明,落笔如有神助。奏疏的措辞,几乎完美地复刻了太后信中的精髓:
“臣礼部侍郎崔怀安,诚惶诚恐,昧死上言:伏惟陛下……”
开篇是标准的臣子奏对格式,极尽恭敬。
“窃闻国不可一日无君,储不可一日不立。太子承稷,上负圣恩,下失臣望,行止乖张,自陷囹圄……此诚国之大不幸,朝野共惊……”
客观陈述太子被废事实,语气沉痛。
“然,神器传承,关乎社稷命脉;东宫虚悬,易启奸邪觊觎。祖宗法度昭昭,储贰之位,当早定以安人心……”
引用祖制,强调立储的紧迫性。
“臣职司礼部,掌宗庙社稷之仪,感念陛下宵衣旰食之劳,深恐国本动摇,祸及苍生……是以不揣冒昧,泣血恳请陛下,俯察舆情,顺应天命,早定储君,以固国本,以安天下!
核心诉求,与太后信中“奏请圣裁,以定国本,以安天下”如出一辙,只是披上了更加正式、更加忧国忧民的奏疏外衣。
“此非臣一人之私愿,实乃礼部诸臣,并天下臣民,翘首企盼之至诚也!伏惟陛下圣鉴!”
崔怀安放下笔,长长舒了一口气。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疏文,确认引经据典,忧国忧民,合乎礼法,无懈可击。
他仿佛己经看到,这道由他领衔、必将联络众多朝臣附议的奏疏,如同投入深潭的重石。
将在明日朝堂之上,掀起怎样的波澜!而他的名字,也将随着这道推动帝国走向新格局的奏疏,载入史册!
他小心翼翼地将奏疏收好,准备明日一早便联络同僚联署。
窗外夜色沉沉,他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姑母的棋局,己然落子。而他,便是那颗关键的棋子。
就在姜焕沉浸于即将成为“定策功臣”的激动中时,高长烨也在奋笔疾书那道“顺应民心”的奏疏时。
皇帝的身影,带着一身疲惫与挥之不去的铁青脸色,踏入了这片充斥着腐朽与绝望气息的深渊。
甬道两侧幽绿的灯火,将他本就阴沉的脸色映照得更加可怖。
他的目的地,是关押着废太子李承稷的最深处牢房。
一场关于权力本质、父子恩怨、以及皇权异化下人性扭曲的终极控诉,即将在这阴森之地上演。
而这场控诉所带来的绝望与寒意,将成为压向皇帝的最后一股力量,与宫墙之外那即将汹涌而来的“立储”浪潮一起,将他推向那宿命般的终点。
(http://www.233xsw.com/book/cjOFF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