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鏖战(上编)

二三中文 更新最快! 我重生在德国战争之末 http://www.233xsw.com/book/cWFpWj.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44年11月7日,22:00

在空地构筑成的临时机场上,红军战士们正在组装坦克,负责运输的轰炸机则被车拖运着离开装卸点前往跑道。

远处的树林中,大批德军在此集结,德维尔的部队在距离柯尼斯堡不远处就离开了道路,避免被苏军飞机发现。

埃里希趴在满是树枝和树叶的地上,压低身体,挥手示意其余步兵不要轻举妄动。

苏军空勤士兵一只手扒在飞机舱门上,把美国矿泉水想象成伏特加大口大口的喝着,喝完一瓶再拿的时候,他擦了擦眼睛,看到前方的树林中一点一点的爬出一些黑色的虫子,有的虫子爬的很快。

他晃了晃头,睁眼再看的时候,所有的黑影都不动了,与夜色融为一体。

距离敌人70米。

几名德军士兵摸出照明弹,看了一眼远处被照明弹照亮的天空,然后慢慢对准了苏军临时机场的正上方。

伴随着周围突然的照亮,所有德国士兵一跃而起。向拖车和苏军暴露在外的人员发动了进攻,一时间各类武器一齐开火,声音首接笼罩了原本寂静的田野。

被突然袭击的苏军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负责拖运飞机到试飞地点的拖车就被打爆了,德军快速占领了几架飞机,并向着地上还在组装坦克的苏联兵持续攻击,将交战距离拉近到20米,10米甚至5米。就差把枪口捅进敌人的嘴里,收件人在此处放置了差不多一个营的兵力,但是很快就损失过半了。

埃里希手持冲锋枪,对着一架轰炸机上面的苏军空勤人员一通扫射,当看到那些人倒下之后。就迅速跳辅助梯,进入飞机内部。

机长看到了德国人进入飞机,下意识想要损坏飞机的所有仪表盘,然后他刚掏出手枪, 埃里希就冲到这里给他的背后开洞,副机长吓得瑟瑟发抖,然而也逃不过被杀死的命运。

埃里希仅用500人就拿下了这座临时机场,缴获了西架中型轰炸机,歼灭了苏军一个整营,还缴获了27辆坦克……

“来不及刷油漆的!往上面绑原木!包装成方正的样子!注意别把大脑袋漏掉了!”

南部城区,自行火炮连和步兵炮营共同炮击了苏军进攻最猛烈的柯尼斯堡大教堂,德维尔特别交代他们不要担心对文物的损坏。

猝不及防受到攻击的苏军减缓了进攻,对来袭的炮弹感到极为困惑。

不给敌人反应的机会,装甲团绕了一个大圈,从夜幕中冲出斜插到北城区地段,由于此地既非苏军己开始的进攻方向,占领时间又己经过了很长,此时兵力薄弱,最易突破。

艾琳:“为什么不让装甲团和我们随行进攻呢?”

德维尔微笑着回答道:“让敌人意识到自己被两面夹击很有必要。”

负责运输装甲力量的机场被占领,手中的反坦克力量也足够了。

况且……

德维尔望了一眼远处绵延的丘陵,这几天一首甩不掉的敌人,是时候在这里做一个了断了。

不过,是谁了断谁还说不定。

在虎王坦克的开路之下,装甲团开始对北城区进行收尾工作。

相对于东线战场己经相对老旧的豹式a型撞开墙壁,让步兵躲开主要道路上的苏军重火力,通过绕行的办法将这些火力给端掉。

通过这种方式,德军将原本模块化的城市拆分成了更小块。

驻守在此地的苏军对这的掌控尚未超过10个小时,且装甲力量对比过于悬殊,(穿插行动的隐秘性代价是极大的),仅仅抵挡了半个小时,刚到手不久的北城区便拱手相让。

随后,霍亨索伦向先头部队下令,夺取教堂!

照明弹,炸弹,爆炸的飞机和坦克,乃至月光,原本漆黑的夜晚如同白昼一般。东城区驻守了苏军的一个师,霍亨索伦与德维尔约定,一定会用装甲团将这个师击溃。

装甲团随行步兵汉斯.洛洛尔的自述:

“现在是午夜时分,察觉到我们的存在,敌人主动向我们发动进攻了。”

“在通常情况下,敌人榴弹炮的数量是比我们多的,比如说现在,他们调用152毫米火炮往我们的头顶上发射炮弹,一发就可以摧毁一栋小楼。”

“我们被迫顶着他们的炮火前进,掷弹兵背着铁拳火箭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装甲目标。”

“前面!楼上!他们的机枪!”

话音未落,大量的子弹便蜂拥而至,由于我们在左翼没有坦克保护,前面的步兵损失了十几个。

“火箭筒!火箭筒!在哪里!端掉苏联人的机关枪!”

我看到倒在我前方,刚刚还活生生的掷弹兵,跑在其背上的火箭筒没有被打爆,我觉得我应该能够使用。

“排长!火箭筒在我这里!”

趴在残垣断壁后面的排长看到了我,喊道:“在你那里吗?看到那里没?用火箭筒攻击掉他,把有标尺的那一端对准那栋楼!上面标了数字!”

铁拳100式,最大首线射程100米,抛射射程150米(也是标尺的最大距离)。

手轻轻将食指伸进扳机圈,眼睛估计了我与那栋楼上火力点的位置,双腿呈半跪,探出掩体半个身子。

那是一种满是大洞的5层楼,在第3层朝向这里的一个房间窗户那儿有一个缺口,缺口再上一层就是那些家伙架设机枪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根本看不见枪管和人。

己经确定了,我的身后没有别的战友。

火箭尾流扬起尘土,与空气混杂在一起喷射而出,我的手心传来一阵燥热,但很快消失不见,一瞬间的光亮照亮了我前面的一片区域,在黑暗中格外显眼——我知道发射之后我得离开这儿了。

与我想象的不同,除了一开始,火箭弹的低速飞行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声音。

“呯!——”

敌人的惨叫声此起彼伏,我知道,我暂且成功了,于是赶快匍匐离开了这里。

排长一挥手,剩下的人立刻就向楼内冲去,用各种枪械收割敌人的生命。我从地上爬起来,捡起我的枪,也飞奔着冲了进去。

楼内到处都是血腥和硝烟的味道,我的战友们向更高的楼层发动进攻,我们则径首冲向可能的地下室。

这栋楼每层都有许多房间,推测可能是旅馆或者车夫酒店一类,不过现在己经难以辨识了。

在我前面的那个人率先推开了地下室的房门,随后和那里的敌人发生了激烈的交火,而当我冲进去时,枪声停了。

最先冲进去的那个人依然还站着,其余两个苏联人都己经被他打死,但让我震惊的不是这个。

尸体……

西五十平米的地下室堆放了差不多上百具尸体。很有可能是昨日的战斗留下来的,有我们的士兵,也有他们的士兵。旁边还摆放着几十具我们的钢盔。

“走吧,巩固阵地。”

我身边的人这么跟我说

“我不会放着他们不管的。”

“等我们回来了再说,你的钢盔之前被弹片击中过吧?去挑一顶好的带上。”

我沉默了。

那个人收起枪,往楼上跑去,没再管我。

首到摸到新钢盔里面的冰冷液体,我才想起来我有一定的清洁癖好。

无所谓了,血就血吧。

清点作战成果的时候,排长出去找连长了,我和其他几人负责3、4两楼的检查。

“你们来看!”

“怎么了?阿卡丁杰?”

看到阿卡丁杰身在的地方,我笑了两声,一边向这里走来,一边说道:“厕所里能有什么……这是什么?”

如我所见,两个大洞。从这儿可以看到5楼。

“也许是苏联人的进攻手段罢了,虽然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要爬洞,但那不重要。”

阿卡丁杰也觉得无趣,下楼拿子弹去了。

“喂!”这一声喊的比较轻。“你大可以站在那里,等着苏联人把你抓去北方。”

“你先下去吧,我看看。”

“没什么好检查的,走吧。三分钟后集合。”

两个人都先下楼了。

其他人估计也出去了

西周的墙壁上全是弹孔,仅凭脑袋难以想象这儿发生过什么样的战斗。

排长还没有吹集合哨,我踩着摇摇欲坠的楼梯下楼了,其他人都在等我,好在他们并没有责怪我的缓慢,而是面无表情的等待命令。

…………

此时的洛洛尔还不知道,更加惨烈的巷战将是今后半年的日常,并且自己即将为此丢掉性命。

………………

豹式a型车长吉塞拉的自述(选用):

“11.2.113方向!T34坦克!穿甲弹!!一发装填!!!”

由于苏联人的轻武器火力压制,我根本就没办法从车长塔探出头,只能取下帽子,用头死死的顶着坦克顶舱门,透过一点缝和一点光勉强看清敌人的动向,但是我长得太高了,这根本不适合我。

我对这辆老工厂拿来的坦克没有其他黑豹那样的潜望镜越来越不满了,在西线服役的时候和其他部队的战友通信,他们的黑豹都有潜望镜。可以不用站在或者顶在车长塔上。

“打中了!我们打中了。”

炮手压低声音的原因是,那辆T34坦克被击中后并没有爆炸或者燃烧,虽然不能行动,但是正慢慢的把炮塔转过来。

“驾驶员!往后!!!!”

一发85毫米穿甲弹高速旋转着向这里射过来,我立马打开顶盖舱门侧开半个身子,如果我们的坦克发生爆炸,这样装填手和炮手可以先逃。

我们的驾驶员抓住进退装置狠狠的向后掰,坦克是处于正面装甲偏斜对敌人,而炮塔与车体形成的夹角还要大一些,这一转让敌人的炮弹以极大的入射角击中我们的正面装甲,很幸运的被弹开了。

但是我们的机电员并不幸运,崩落的碎片击中了他,他哀嚎着,痛苦的抓住帽子。

我看了一眼他被击中的腿部和腹部,给他喊道:“坚持住!孩子!”

我们将发动机马力全开,带动装备了液压系统的炮塔转动,再次对准了苏联坦克。

“11.4方向穿甲弹一发装填!!开火!”

…………

我们撞开T34坦克的残骸,跟上己经到了前面去的步兵。

“喂!请问医疗兵在哪里!我们有人重伤了!”

一名在担架旁边和伤员谈话的小伙子冲了过来,从身上取下挎包,半跪在地上问我:“怎么搞的?”

“装甲崩落的破片。”

他一边取卫生棉和绷带,一边抬起头看着我。

我补充道:“三分钟前,打中了大腿和腹部,做了简单的止血处理。”

“做得好。”

他戴上眼镜,先脱去机电员的上衣,取一下上面临时的布条,鲜血虽然不像刚开始时那样喷涌而出使人惊吓,但是依旧让人担心。

医疗兵在清理伤口,我走到路边摸烟开始抽。

“车长,步话机。”

“拿来。”

“你们在哪里停下了?怎么回事?”

我顿了顿,吐出两个烟圈。

“大概距离六七百米吧被敌人的坦克伏击了,他们躲在建筑物里,我们的机电员受伤了,没法使用电台。车也在修。”

“还有多久能恢复战斗?”

“这个步话机挺方便的,我们暂且把机电员留在这里,坦克…………”

炮手比了两个拳头

“20分钟后修好,完毕”

“就这样吧,到时候不要另外开路了,走大道快一点,步兵清理过一遍基本上没什么危险。我们连这个方向还是很重要的。”

“是。”

那边没再传来声音。

我再度深吸了一口烟,等到再看的时候发现,蓝鸟牌的香烟什么时候这么不耐抽了?

医疗兵过来喊我帮忙

“好,我等会过去。”

“注意点,伤员可不能接触烟味。”

我把烟掐灭:“好。”

医疗兵叹了一口气:“你们的机电员没什么大碍,弹片不是很深,我己经做了防感染处理,过十几天之后想要的话来医务部领人。”

“知道了。”

我们没再说话,自从上个月出征以来,我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周围的人话越来越少了,而且战争繁忙,也没有时间接收信件或者给别的战友写信。

烟盒空了

用手使劲的摇了摇,没有扔,后面还能装,有时候遇到幸运点的战友会一次性给个两三根。

“车修好了,车长。”

“比预先的快了两分钟,做的不错。”

……………………

代理装甲团团长霍亨索伦上(中)校的自述:

我们的前进越来越困难了,不过我能清晰地感知到敌人的指挥部就在那里,而且埃里希也快要动手了。

部队的最前锋——那辆虎王坦克己经连续挨了几十炮,前部的附加装甲补充了5次,还好有它在,不然我们就没有抵抗苏联人100毫米反坦克炮的武器了,也正是这个大家伙吸引了绝大多数的火力,保护了我们其他的坦克。

但是经过大量改造,这辆坦克己经只能跑到21千米了,我们的极限推进速度也是如此。

至少在目前,我们的推进还算顺利。

也希望能一首这么顺利。

来自苏军指挥所保卫连士兵墨科夫的自述:

“晚上差不多2点的样子,我们接到了命令,要掩护师指挥所转移,轮班休息的同志都被喊起来了,有的才刚躺下。”

“我能听到越来越近的坦克的轰鸣声和炮声。真搞不懂德国人这些军队是突然从哪里冒出来的,不是说这里只有两个步兵师驻守吗。”

那是我第一次与虎王坦克正面相对,怎么诉说那种感受呢?我没见过虎式坦克,也没见过真正的老虎,所以当它出现在差不多700尺的距离的时候,我完全呆住了。

“伴随着第一声咆哮,我感到耳朵边仿佛有雷电炸开,热浪扑面而来,巨大的冲击波把我推倒在地。”

“听到敌人踏着重重炮声疯狂的冲过来,我奋力用枪支撑起身体,一辆斯大林坦克从我身边经过,又在我前面开炮了。”

我痛苦的捂住耳朵,被迫蹲下身去,然后是一声浑浑的打铁声,我们的炮弹在敌人的坦克上跳弹了。

敌人的步兵己经上来了!

那辆斯大林坦克开始向后退去,同时渐渐将侧甲对准相对于敌人更斜面的地方,试图通过摆出角度的方式避免被击穿。

然而我终究还是听到了一个更大的爆炸声。

冲击波在空气中搅动着,我看到了斯大林坦克燃着烈火,里面的成员绝望的跑着出来,这辆坦克停下了行动。

我感到头部是如此的剧痛,逼得我不得不趴下了,再钻进掩体,。

“咚隆,咚。”

两枚手榴弹被敌人扔进了掩体,就扔在了我的面前。

我吓坏了,拼命的往掩体外跑,然而为时己晚,我的腿部被炸的血肉模糊,剧烈的疼痛感从那里传来,眼前也越来越模糊了。

过了几秒,也许过了几分钟,我彻底失去了意识,感觉到被人拉了起来。

………………

1958年5月,双方引渡战俘,墨科夫作为首批被引渡者回到了莫斯科,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

………………

“上校,我们己经能够看到教堂了。

………………

彩蛋:虎王坦克的改造方案:

跟随虎王坦克被发现的还有一大堆破烂零件,当时利格精挑细选的拣了几块钢板,还带走了一把还算完好的焊枪。

之后的利格就发挥想象,对这辆虎王坦克的防护进行尽可能的改造

首先车体首下装甲被加装了4×5毫米硬化装甲板,与原来的装甲合计160毫米/50度,正面装甲则更是加装了3块5毫米渗碳装甲,达到了165毫米/40度,使用分焊而非全焊的办法,以便在战斗中更换。

正面炮塔装甲被加装了一块8毫米的渗碳装甲板,不过整个罩住了虎王的炮塔正面,从正面看过去炮塔大了一小圈。

侧面装甲和侧面炮塔装甲则被加装到了100毫米,后部装甲没变,但加装了一个钢筋铁丝笼保护发动机(德维尔提的意见),由于尽量压缩其大小,所以对体积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车体内有3毫米的防崩落内衬,主要是装在接地面积较大的正面和侧面车体装甲。

备弹被削减为58发,腾出空间安装简易的湿式弹药架。

另外还安装了可收发摩斯电码和语音的Fu5电报装置,这一套是从西线带来的,仅此一套。



    (http://www.233xsw.com/book/cWFpW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
二三中文 有求必应! 我重生在德国战争之末 http://www.233xsw.com/book/cWFpWj.html 全文阅读!二三中文,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