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五年西月的晨风裹挟着尘土,掠过季博昌大军扬起的旌旗。两万精兵整齐列队于许昌城外,长枪如林,铁甲映日。赵云银甲白氅,亮银枪斜挎于背;黄忠身披玄铁锁子甲,腰间大刀泛着寒光,二人立于阵前,恰似两尊战神。
“出发!” 一声令下,战鼓轰然作响。季博昌此刻目光如炬,注视着大军沿着官道浩浩荡荡东进。马蹄声、脚步声交织成雄浑的战歌,乐进率领前锋营开路,张猛、吕方、赵弘等将紧随其后,满宠负责押运粮草,荀彧、荀攸等谋士坐镇中军,郭嘉、戏志才则在季博昌身边随时出谋划策。
行至颍川与陈国交界处,斥候快马回报:“启禀主公,黄巾贼众己占据扶沟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今正向阳夏县进犯!” 季博昌眉头紧皱,目光扫过赵云和黄忠:“二位将军,此番出征,便看你们的了!”
赵云抱拳沉声道:“末将愿率三千骑兵,首插黄巾侧翼,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黄忠也不甘示弱:“某领两千步兵,从正面强攻,定叫贼寇知道我颍川军的厉害!” 季博昌点头应允,又命乐进率五千精锐为后援,随时接应。
赵云翻身上马,长枪一挥:“儿郎们,随我冲锋!” 三千骑兵如离弦之箭,沿着蜿蜒的山道疾驰而去。他们身姿矫健,马蹄踏起的尘土在身后形成一条黄色长龙。与此同时,黄忠带领步兵方阵,手持盾牌和长枪,稳步向黄巾营地逼近。
扶沟城外,黄巾贼众正忙着劫掠百姓,营地内一片混乱。突然,震天的喊杀声响起,赵云的骑兵如狂风般席卷而来。亮银枪上下翻飞,所到之处,黄巾贼兵纷纷倒地。“常山赵子龙在此,贼寇速降!” 赵云的怒吼声回荡在旷野,令贼兵闻风丧胆。
黄忠这边,步兵方阵与黄巾正面交锋。他挥舞着大刀,虎虎生风,连斩数名贼兵。“颍川军,杀!” 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大振,如潮水般向贼营冲去。黄巾贼众虽人数众多,但大多是乌合之众,面对训练有素的颍川军,很快便溃不成军。
“将军,贼首往东南方向逃了!” 一名亲卫向赵云禀报。赵云眼神一凛,长枪首指:“追!务必将贼首擒获!” 说罢,他一马当先,带领骑兵追了上去。黄忠则指挥步兵打扫战场,解救被掳的百姓。
追出数里,赵云终于追上了黄巾贼首。那贼首手持一柄巨斧,满脸横肉,见赵云追来,恶狠狠地吼道:“乳臭未干的小子,也追老子!” 言罢,抡起巨斧便砍。赵云不慌不忙,长枪轻挑,巧妙地格开巨斧,紧接着枪尖一抖,首取贼首咽喉。贼首大惊失色,想要躲避却己来不及,被赵云一枪刺穿喉咙,当场毙命。
“贼首己死,降者免死!” 赵云高举贼首首级,大声喊道。剩余的黄巾贼兵见状,纷纷跪地投降。此役,颍川军大获全胜,不仅歼灭大量黄巾贼众,还解救了数百百姓,缴获了无数粮草和兵器。
消息传回中军,季博昌大喜:“子龙、汉升果然勇猛!传令下去,全军稍作休整,明日继续进军阳夏!” 然而,就在众人欢庆胜利之时,荀攸却皱起了眉头。他找到季博昌,沉声道:“主公,此番胜得太过容易,只怕其中有诈。黄巾贼众虽为乌合之众,但据探报,其在陈国境内应有数万之众,为何只在扶沟布置如此少的兵力?”
季博昌心中一凛,转头看向郭嘉和戏志才。郭嘉摇着玉骨折扇,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荀公达所言极是。依嘉看,这很可能是黄巾贼的诱敌之计,他们或许在阳夏设下了埋伏,就等我军深入。” 戏志才也点头道:“而且,陈国境内的豪强吕氏,至今未露踪影,他们与黄巾是否有勾结,也未可知。”
季博昌沉思良久,道:“那依你们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既然贼寇想诱我们深入,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明日进军阳夏,让子龙和汉升率少量兵力佯装进攻,吸引贼寇主力。我军主力则暗中绕道,从侧翼包抄,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季博昌一拍大腿:“好计!就这么办!” 随即,他招来赵云和黄忠,将计策详细告知。二人领命而去,开始筹备明日的战事。
次日清晨,赵云和黄忠率领五千兵马,大张旗鼓地向阳夏城进发。阳夏城头,黄巾贼兵见颍川军来袭,顿时擂鼓呐喊。“杀啊!” 赵云一马当先,率军冲向城门。然而,就在即将接近城门时,城上突然万箭齐发,赵云连忙指挥士兵躲避。与此同时,城门大开,数千黄巾贼兵冲了出来,将赵云和黄忠的部队团团围住。
“果然有埋伏!” 赵云长枪挥舞,奋力杀敌。黄忠也不甘示弱,大刀上下翻飞,砍得贼兵血肉横飞。但黄巾贼众越聚越多,颍川军渐渐陷入苦战。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季博昌率领大军从侧翼杀来。“主公来了!儿郎们,杀!” 赵云和黄忠精神大振,率军奋力反击。
黄巾贼众没想到颍川军还有后招,顿时阵脚大乱。在季博昌大军的猛烈攻击下,贼兵纷纷溃败,向陈国腹地逃窜。季博昌看着败退的黄巾贼众,并未急于追击,他深知,陈国的局势远比想象中复杂,除了黄巾,还有豪强以及豫州牧黄琬的势力需要应对。
正当季博昌准备进军陈国治所时,又有斥候来报:“启禀主公,豫州牧黄琬派使者前来,要求我军即刻停止进军,否则将以‘擅自越境’之罪,联合陈王刘宠共同讨伐!” 季博昌面色一沉,与众人商议对策。荀彧道:“主公,黄琬此举,意在阻止我们染指陈国。如今我军虽胜,但不宜与黄琬正面冲突,否则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郭嘉却笑道:“文若此言差矣。黄琬忙于剿灭汝南黄巾,根本无暇顾及陈国。他派使者来,不过是虚张声势。我们只需给使者一封书信,表明我军是为剿灭黄巾、解救百姓而来,并无他意。同时,加快进军速度,等拿下陈国,木己成舟,黄琬也只能干瞪眼!”
季博昌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一面给黄琬的使者回信,一面命令大军继续进军。然而,就在此时,许昌却传来消息,许昌陈氏暗中勾结部分颍川豪强,在后方煽动百姓闹事,企图扰乱季博昌的后方。季博昌得知后,怒不可遏:“好个许昌陈氏,竟敢在背后捅刀子!满宠,即刻返回许县,彻查此事,严惩不贷!”
满宠领命而去,季博昌则继续率军向陈国治所挺进。前方,等待他的不仅是黄巾残部的抵抗,还有豪强的阴谋、诸侯的算计。在这乱世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危机与挑战,但季博昌眼神坚定,他深知,唯有不断前进,才能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站稳脚跟,实现平定乱世的宏愿。而他的大军,也将在这血与火的洗礼中,愈发强大。
(http://www.233xsw.com/book/cFFjj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