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双璧入彀展宏图,匠师献技埋暗线

二三中文 更新最快! 穿越三国之废材也能当大佬 http://www.233xsw.com/book/cFFjj0.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中平西年的春寒料峭,颍阴荀氏的别庄外,一队身着黄巾服饰的骑兵呼啸而至。为首之人面罩黑巾,眼神却透着与流寇不符的精明 —— 正是乐进麾下的精锐。他们将满载典籍的车队劫掠一空,还 “绑走” 了荀彧的叔父荀爽,只留下满地狼藉与惊慌失措的仆役。

消息很快传到荀彧耳中。这位20来岁的青年才俊,手持竹简的手微微发颤。正当他心急如焚之际,季博昌的捷报也随之而来:临颍军击溃黄巾,救回荀爽与典籍!荀彧匆匆赶到交接处,却在叔父带回的物品中,发现了一本泛黄的笔记。

笔记上赫然写着:“中平六年董卓乱京,荀氏避冀州”。荀彧瞳孔骤缩,三年前的字迹清晰可辨,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新添的预言:“两年内董卓必焚洛阳”。他捏着笔记的指尖微微发白,心中翻涌着惊涛骇浪:这季恒,究竟是何方神圣?

数日后,季博昌亲自登门拜访荀彧。他身着素色长袍,手中捧着一卷《诗经》,态度诚恳:“文若先生,如今乱世纷争,文脉凋零。我欲设‘颍川文脉护佑使’一职,唯先生可担此重任。不仅能主管三县典籍修撰、察举推选,更可每日参与晨议,建言首呈于我。” 说罢,他又微笑着补充,“听闻令侄颇有才干,郾城县丞之位,正虚席以待。” 心里确想着“再有两年荀攸就去洛阳了,可不能放跑这个大鱼。”

荀彧望着季恒眼中的真诚,又想起那神秘的预言,沉思良久后,终于拱手一拜:“既如此,彧愿效犬马之劳。”

几乎同一时间,临颍城内正上演着另一出好戏。徐庶挤在人群中,看着刑场上那个被处斩的 “邓氏家主”,眼神复杂。他自然知道此人是死囚顶替,但季恒能为平民百姓惩治豪强,这份魄力,让他不禁心生敬佩。

“徐元首!” 一声呼喊打断了他的思绪。季博昌的亲卫拨开人群,手持令箭:“我家大人有请!”

在临颍县衙,季博昌亲自将一枚刻有 “颍南刺奸都尉” 的印信推到徐庶面前:“元首侠肝义胆,这持剑缉拿六品以下官吏之权,非你莫属。另有一事,定颍学宫正缺一位女师,不知令堂可愿屈就?” 他顿了顿,又道,“若你应允,我再拨两百精壮,由你组建‘白虹营’,专司剿匪缉盗。”

徐庶握紧腰间佩剑,想起季恒为平民做主的义举,又想到母亲能得到妥善安置,心中感动不己,当即单膝跪地:“庶愿为主公效死!”

中平西年西月,临颍城张灯结彩,一场盛大的会盟仪式在此举行。荀彧当众取出汝南太守的徵辟书,付之一炬:“彧宁守三县文脉,不附浊流郡府!” 而徐庶则将葛陂黄巾渠帅的首级献于学宫阶前,朗声道:“此剑今后为公器!”

季博昌亲手将刻有 “颍川双璧” 的青铜剑与竹简授予二人,目光扫过台下欢呼的人群,心中满是豪情。他知道,这不仅是两位大才的归附,更是他霸业路上的重要基石。

几日后,郾城的铁匠铺内,炉火熊熊。一位皮肤黝黑的老匠师正盯着坩埚中翻滚的铁水,眉头紧皱。季博昌悄悄来到他身后,轻声道:“老师傅,可听说过炒钢法?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再进行搅拌,去除杂质……”

老匠师猛地回头,眼中满是震惊:“你…… 你如何知晓?” 季博昌神秘一笑:“天机不可泄露。但若你能复原此法,郾城铁匠铺,今后便叫‘神兵坊’!”

老匠师沉默良久,突然跪在地上:“小人愿倾尽全力!” 不久后,第一把寒光闪闪的环首刀在神兵坊诞生,刀身纹理细腻,锋利无比。

而在颍川书院,一位少年正捧着书卷研读。听闻荀彧投奔季恒之事,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荀彧偶尔来书院讲学,总会不经意间提起季博昌的种种奇谋,这让他心中对这位神秘的县令,多了几分好奇与期待……

夜幕降临,定颍县衙内灯火通明。季恒看着手中的竹简,上面记录着荀彧、徐庶推行的新政成果,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戏志才轻摇折扇,走上前来:“大哥,如今三县人才济济,是否该着手准备奇袭襄城之事了?”

季博昌望向窗外的星空,眼中闪烁着光芒:“不急,等神兵坊的环首刀装备全军,再加上郭奉孝……” 他没有说完,只是意味深长地一笑。一场更大的谋划,正在黑暗中悄然展开。



    (http://www.233xsw.com/book/cFFjj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
二三中文 有求必应! 穿越三国之废材也能当大佬 http://www.233xsw.com/book/cFFjj0.html 全文阅读!二三中文,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