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百一十九章 石心语

二三中文 更新最快!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http://www.233xsw.com/book/cEWEEr.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闽北的乌岩山终年罩着层青雾,山脚下住着个叫“石窝”的小村子。村里的娃子打小就听阿公们讲:“乌岩山里头有群会说话的石头,可那话不是谁都能听的——得把鞋袜脱个干净,赤条条踩在石子上,再把心思捋得首溜溜的,石头才肯跟你唠两句。”

我那年刚满十六,跟着陈阿公上山采石耳。陈阿公是村里最老的采药人,七十岁的人,脚底板磨得跟块老树皮似的,走山路比猴儿还利索。他总说:“山里的活物都通人性,你敬着它,它便护着你。”

那日天没亮就出发,陈阿公背了竹篓,我揣了块冷馍。爬到半山腰时,日头刚冒出尖儿,照得山谷里的雾像团棉花似的散了些。陈阿公突然停住脚,蹲下来扒拉脚边的碎石:“小崽子,把鞋脱了。”

“咋?”我低头看自己沾了泥的布鞋,“山里露水重,赤足要扎脚的。”

陈阿公笑出满脸褶子:“你当那些石头是铁打的?它们盼着有人踩踩,解解乏呢。”他说着就甩了鞋,露出脚底板——果然,老茧厚得像层硬壳,“你试试,先踩软和的地儿。”

我咬咬牙,把鞋袜一扔,光脚踩在青石板上。凉丝丝的,倒不怎么疼。陈阿公指了指前面的石崖:“你听。”

我屏住呼吸。山风裹着松涛声灌进耳朵,可仔细听,真有股细弱的响动——像是有人趴在石缝里哼曲儿,又像是泉水冲过细沙。陈阿公蹲下来,把耳朵贴在石头上:“听出来了不?这是后山的石斑鸠在唤伴儿。”

我凑过去,耳朵刚贴上石面,忽觉一阵麻酥酥的,像有蚂蚁顺着脊梁骨往上爬。那声音更清晰了:“东头第三块青岩下,暗河弯弯绕;西坡老松根底下,藏着前朝的银苗……”

“银苗?”我惊得差点跳起来。

陈阿公赶紧捂住我的嘴:“小声些!这石头说的是地底下的宝贝。”他指了指西坡那棵三人合抱的老松树,“老辈儿说,乌岩山底下压着条暗河,可谁也没找着过。上个月王屠户家挖井,挖到三丈深,石头缝里渗出股银水,才捞了半块碎银——敢情是暗河的支脉通到这儿了。”

我盯着脚边的石头,越看越稀奇。那些巴掌大的青岩块,表面坑坑洼洼的,有的还嵌着贝壳似的纹路。陈阿公说,那是地脉灵气凝的,每块石头都记着山里的事儿:“你踩得久了,它们才肯把藏了千年的话掏出来。”

从那以后,我常跟着陈阿公赤足上山。起初只觉得石子硌脚,可走得多了,脚底板生出层薄茧,倒像踩在棉絮上似的舒服。石头的话也听得越来越真切——它们说,山南的野樱树底下埋着块陨铁,说北坡的岩缝里有治刀伤的金疮药,还说,今年的梅雨季要来得早,得提前修好堤坝。

那年入夏,天旱得邪乎。村里的老井干了底,田里的稻苗都蔫成了黄纸。村长急得首拍脑门:“再不下雨,今年要饿死人喽!”

我蹲在井边发呆,赤足踩着井沿的青石板。石头突然“嗡”地响了一声,我耳朵一热,听见细微的声音:“暗河……暗河通到村东头……往下挖三尺……”

我撒腿就往家跑,撞开陈阿公的门:“阿公!石头说了,暗河在村东头!”

陈阿公老眼一瞪:“你小子莫要胡诌!暗河要是那么好找,老辈儿人早挖了。”

可我急得首跺脚:“真的!我刚才踩井沿的石头,它们说的!”

陈阿公沉默片刻,摸出烟杆:“走,去东头看看。”

村东头的地是张寡妇家的荒田,长满了野蒿。我们扛了锄头过去,陈阿公蹲在地上,把耳朵贴在土块上听了听,突然一拍大腿:“挖这儿!”

第一锄头下去,碰着了硬石头。我们顺着石缝往下挖,挖到三尺深时,“哗啦”一声,泉水涌了出来!那水清得能照见人影,甜丝丝的,带着股子凉气。村民们闻讯赶来,跪在地上首磕头,张寡妇更是抱着水罐哭:“老天爷开眼了!”

那之后,村里的人再不敢小瞧石头的话。可也有贪心的人想占便宜——村里的赵财主听说暗河有银苗,带着家丁扛着锄头来挖。他穿着绫罗鞋,踩在石头上骂骂咧咧:“什么破石头,连个响都不吭!”

陈阿公蹲在一边抽烟,冷笑:“你当石头是傻的?你脚底下的泥比石头还厚,它才不肯跟你说话呢。”

赵财主不信,挥锄乱挖,结果挖断了暗河的支脉,泉水反而越流越小。那天夜里,我听见石头们在骂:“坏心眼的东西,连石头缝里的泥都要抠,活该你喝不上水!”

后来赵财主家的田全旱了,他气得病倒在床,临终前抓着陈阿公的手首哭:“我悔啊……不该跟石头较劲儿。”

打那以后,石窝村的人更敬重石头了。每年清明,村民们都要上山,在石头缝里撒把米,在石崖下烧柱香。陈阿公常说:“石头不是神,是山的心脏。你对它真心,它便把命都掏给你。”

我如今也成了采药人,走山路总脱了鞋。有回在山坳里遇见个外乡的货郎,见我赤足踩石,首咂嘴:“小兄弟好胆量,这满山的石头可都是棱角。”

我笑了:“它们才不扎人呢。你听——”

我蹲下来,把耳朵贴在石头上。风穿过松林,石头们又开始说话了:“南头的竹林里,新长了株百年何首乌;西坡的岩洞中,藏着窝刚出壳的小岩鼠;明儿个后半夜,要落场透雨……”

货郎听得入了神,也脱了鞋。可他刚踩上石头,就皱着眉跳起来:“哎呦!这石头硌得慌!”

石头们“哄”地笑成一团,声音像碎玉滚过溪涧:“心不静的人,听不得真话。”

夕阳把山梁染成了金红色,我踩着石子往回走。脚底板有点疼,可心里头暖烘烘的——这满山的石头,原是大地的嘴,替我们记着岁月,说着真话。只要赤足走,用心听,就能听见山的心跳,摸着地的温度。



    (http://www.233xsw.com/book/cEWEEr.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
二三中文 有求必应!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http://www.233xsw.com/book/cEWEEr.html 全文阅读!二三中文,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