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筵席承欢
洛阳城的春天来得格外绚烂,朱雀大街两侧的樱花树缀满粉白花瓣,随着微风簌簌落在裴家药铺新换的朱漆门楣上。林昭将最后一块"裴林药行"的匾额扶正,青铜鱼符与玉佩交织的纹样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光芒,引得路过的孩童驻足围观。
"小心!"裴砚之伸手托住她摇晃的脚凳,温热的掌心透过绣鞋传来。林昭低头时,正巧对上他含笑的眼眸,耳尖瞬间染上绯色。自从陆承渊之乱平定后,两人虽心意相通,却总被接踵而至的事务绊住,连说句知心话都成了奢侈。
"呦,这是要摔进情郎怀里了?"苏瑶的笑声从院角传来,她抱着刚采的芍药花枝,发间银铃随着步伐叮咚作响,"太子的赐婚圣旨可就快到了,你们还不抓紧?"话音未落,王伯的孙女小鲤举着糖葫芦蹦跳过来:"苏姐姐又打趣人!沈哥哥说午时开席,让大家快些过去呢!"
药行后院早己布置一新,沈砚指挥着学徒们将药膳端上长桌。昔日悬壶邑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巴图正帮阿依古丽调试新制的西域香料,混合着当归与肉蔻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裴父与漕帮长老们将陈年的女儿红倒入青铜爵,酒液晃出琥珀色的光晕。
"都来尝尝这道'固本八珍盅'!"沈砚掀开蒸笼,白雾间露出浮着枸杞的浓汤,"用了裴家珍藏的千年人参,还有漕帮从南海运来的鲍鱼。"林昭正要品尝,却见裴砚之己将炖得软烂的鸽蛋夹进她碗里,目光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正当众人举杯时,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驿卒翻身下马,高声宣读:"太子殿下有旨,封裴林二氏为'济世侯',赐婚裴砚之与林昭,三日后于洛阳宫设宴!"圣旨展开的瞬间,满院欢呼雀跃,小鲤更是将糖葫芦举得高高的,糖霜沾在发梢也浑然不觉。
"这可是双喜临门!"裴父笑得合不拢嘴,将女儿红浇在药行门前的古槐树下,"当年你祖父常说,需得历经风雨,方能得此圆满。"漕帮长老们也纷纷解下腰间玉佩,与裴家的鱼符系在一起,象征百年宿怨终成佳话。
入夜,林昭独自在药庐整理药材。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千机散"的残卷上,墨迹早己晕染,却依然清晰可辨。门轴轻响,裴砚之端着温酒走进来,衣摆还带着白日里宴席的香气:"在想什么?"
"在想这些日子的经历。"林昭抚过泛黄的书页,"从悬壶邑到洛阳,从暗穴血战到今日的太平,就像一场梦。"裴砚之将她轻轻拥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父亲说,'需于酒食'并非贪图享乐,而是在坚守正道后,自会迎来安宁喜乐。"
突然,窗外传来嬉闹声。两人掀开竹帘,只见苏瑶正带着流民孩童们放河灯,阿依古丽的冬不拉琴声混着巴图粗犷的歌声,在洛水河畔回荡。沈砚站在桥头,将新写的医案交给巡夜的药童,腰间的药囊随着动作轻轻摇晃。
"明日我们去渭水吧。"林昭望着河灯渐远的光点,"去看看王伯的船坞,还有父亲最后战斗的地方。"裴砚之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与当年在暗穴中为她止血时别无二致:"好,看完就回来筹备婚事。我要让整个洛阳都知道,裴砚之娶到了最勇敢的姑娘。"
三日后,洛阳宫灯火辉煌。林昭身着金丝绣着药草纹样的嫁衣,腰间的鱼符玉佩在烛光下流转生辉。当裴砚之执起她的手,在太子与满朝文武见证下饮下合卺酒时,她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真正的圆满,不是孤身涉险,而是有人与你共享太平。
宴席散后,两人漫步在洛水堤岸。夜风送来远处夜市的喧闹,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欢笑声与裴砚之的私语交织在一起。林昭靠在他肩头,看着水面倒映的万家灯火,终于懂得"需于酒食,贞吉"的深意——历经艰难险阻后,守住本心,便能在平凡的烟火中,寻得最珍贵的安宁与幸福。
(http://www.233xsw.com/book/c0OWF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