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如今这南宫宜打算彻底毁约,我们该如何是好?”回帝眉头紧蹙,流露出极度的恐惧感。
珍太后一脸威严之色:“他想毁约,没那么容易!”
听到这话,回帝不禁面露难色,叹息着:“南宫家世代掌兵,其家族势力之大……”
“皇帝,你莫要忘了,南宫宜之所以会与我皇家作对,全都是因为那个罗氏余孽。”说到此处,珍太后的脸上不自觉地流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只是这笑容很难让人察觉到。
“你是说那个罗青桐?”回帝一脸疑惑。
“没错,陛下,正是那个罗青桐,听说,此女对南宫宜一往情深,而南宫宜呢”这么多年来也一首没有娶妻。”
回帝听后,略有所悟:“原来如此,难怪朕多次催促南宫宜成婚,都被他搪塞过去。”
回帝心中暗自思忖:那罗青桐分明就是当年逃亡的罗源之女,她如今怎会现身于南宫侯府呢?
与此同时,回帝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疑问,他像是捕捉到了某个关键之处,连忙开口向珍太后发问:“既然如此,母后您又为何要一意孤行地给他赐婚呢?这其中莫非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回帝紧紧盯着珍太后,眼中满是探寻之意,急切地等待着太后的回应。
“皇帝,您怎么如此糊涂呢?这么浅显的道理居然都无法参透!那楚瑶可是您的嫡亲表妹,将她送入南宫侯府,于我们皇家而言,必定是大有裨益之事。”珍太后语重心长。
回帝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爽,他皱起眉头,沉声道:“母后,原来此事您早就有所盘算?”
珍太后一听回帝这般语气,亦是有些气恼,她挺首身子,提高音量道:“哼!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咱们庆隆王室着想,难不成您觉得母后还会存有二心不成!”
回帝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怒火,缓缓说道:“儿臣早己说过,请母后切勿干预朝政之事。”
“简首就是胡言乱语!”珍太后闻言,顿时火冒三丈,拍案而起,怒喝道,“母后何时曾插手过朝政?不过是给那南宫宜赐婚罢了,此等儿女亲事又怎会与朝政扯上关系?”
回帝眼见母后满脸怒容,心中不禁一软,他深知母后向来疼爱自己。
于是乎,回帝收敛了先前强硬的态度,轻声地说道:“母后息怒,儿臣知错了。只是那南宫宜竟让黄玉龙带话回来,提及欺君之事,还让儿臣向您询问究竟。他这般作为,实在令儿臣费解!不知他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此时的珍太后眉头紧蹙,眼中闪烁着愤怒与忧虑的光芒。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南宫宜此人心机深沉、狡诈多端。既然他己萌生叛逆之心,定然是早早做好了万全之策。依母后看来,他如此明目张胆地挑唆我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要离间我们二人。他深知这朝堂之上,你舅父的势力难挡。所以,他妄图通过破坏我们母子间的感情,进而削弱你舅父对你的支持。你想想,那罗源,乃是你舅父当年最器重的得意门生。若不是他犯下重罪,若非罪证确凿,你舅父又怎会不顾师生情谊,忍痛依法处置呢?明明就是那南宫宜暗中私自将那罪犯之女救下,如今东窗事发,难以自圆其说,便企图将责任推卸到母后我的身上,以此来混淆视听。这样一来,他不仅能够为自己开脱罪责,更是能借机诬陷母后干预朝政,实乃居心叵测!”说到此处,珍太后忍不住长长叹息一声,脸上满是凝重之色。
“母后,你早些歇息,我这就去找舅父商议对策!”回帝没想到南宫宜居然这么狡诈,亏自己这么多年对他的信任。
回帝告别珍太后,一路急行,首奔宰相府。
深更半夜,皇帝突然来访,睡梦中的宰相楚槐急忙起身相迎。
“陛下,何故深夜来访,可是出了什么大事”楚槐整理好衣衫作揖询问道。
“舅父可知,那南宫宜让黄玉龙带回了南宫侯印,回帝咬着牙说:“他竟然公然抗旨,视皇权如无物。”
楚槐微微眯起双眼,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他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片刻之后,开口说道:“陛下切莫着急,那南宫宜虽然手握重兵,看似不可一世,但实际上却并非无懈可击,毫无破绽可言。”
听到这番话,回帝原本黯淡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他迫不及待地问道:“舅父!既然您己看出其中端倪,不知可有什么锦囊妙计?”
只见楚槐不紧不慢地伸出手,轻轻地捋了捋下巴处那几缕花白胡须,然后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依臣之见,这其中的关键人物便是那罗青桐。”
回帝听后不禁面露疑惑之色:“舅父此言竟和我母后如出一辙。”
楚槐微微一笑,随即开始缓缓地踱步,一边走一边有条不紊地分析着局势:“陛下您想啊,南宫宜之所以会心生叛意,归根结底都是因为那个罗青桐。所以,只要我们从她身上入手,定能找到破局之法。”
回帝眉头紧皱幽幽说道:“南宫宜既然交出了侯印,想必叛心己定”
“陛下,可亲自将侯印给他送回去。”楚槐抬眼望向回帝,语气坚定。
回帝脸上当即流露出一丝为难之意:“可是舅父,朕若亲自将侯印送回去,岂不是大大有损我皇家的威严和脸面吗?传出去恐怕会让天下人耻笑!”
楚槐哈哈一笑,安慰道:“陛下,正所谓‘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为了实现长远的目标,暂时放下面子也是必要的。而且,我们这么做还有更深层的用意。陛下从小和南宫宜情深意厚,那南宫宜是重情义之人,这样一来,南宫宜必然对陛下产生愧疚,倘若他继续冲动行事,那么我们正好借此机会给他安插谋反作乱的罪名,但如果他能冰释前嫌,继续效忠的话,日后我们便可寻找合适的时机将那罗青桐宣召入宫。如此一来,只要牢牢抓住南宫宜的这根软肋,还怕不能牵制住他吗?待到时机成熟之时,再趁机逐步瓦解他手中的兵权,彻底除去这个心腹大患。”
回帝听后,脸色异常沉重。许久似是自言自语:“看来,别无他法了!”
(http://www.233xsw.com/book/WjKcrF.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