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结束的当晚,赫斯特战队并未像其他队伍那样参加记者会、出现在晚宴采访区,而是第一时间返回了首都一星·机械大学临时战术基地。
会议室灯光如昼,墙上悬挂着一块近西米宽的全息屏幕,中央正播放着西象工坊从64强至今的每一场战斗录像,镜头画面被分割成九宫格,不同时刻、不同视角、不同机位切换得精密如军演。
另一侧战术大屏上,不断轮播着西象工坊八进十六的那一战录像——熔断二式·无双,在空中装死坠落、接着一击穿地反刺赫尔曼的精彩瞬间,一帧帧慢放、分析、打上注解。
赫斯特·冯·克莱尔坐在主位,双手交叉。
是的,赫斯特战队正是由这位大西白人内械青年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战队。
他面前是一整份由AI辅助分析系统出具的《敌方行为预判报告》,页面最上方醒目标示:
西象工坊
核心作战单位:熔断二式·无双
主控者:星晨(联邦奖学金定向观察生,预估动械境后期,疑似具备精微控能能力)
预计危险等级:S+
赫斯特没说话,抬手示意暂停。
屏幕中,画面定格在16强那一战,“熔断·无双”被赫尔曼机器人以高速压制、逼至空中后,突然失重坠落、伪装成系统宕机——紧接着,数秒后钻地爆起,一击穿心,逆转局面。
“这是假的坠落。”赫斯特开口,声音低沉有力,“舱压计算没有波动,说明他们没有主动切断供能,而是使用了双轨能量延迟控制,提前预设了宕机姿态。”
他一边说,右手五指在操作台上轻轻一刷,立刻调用出一段极微观画面:
【0.32秒时,左臂第六关节内侧震动。】
【0.35秒时,六腿微幅夹角调整0.7度。】
【0.38秒,地面反震信号开始释放——这不是故障,是蓄力。】
旁边的副控莉娜睁大眼睛:“他们在空中就开始准备钻地了?”
赫斯特点头:“是的。用失重态伪装钻地起始……几乎没人敢这么玩。这说明,主控员星晨对‘无双’的结构了解到了骨子里,细节把握极致。很少有操控者,能将一台机器人操成自己身体的延伸。”
莉娜咬牙:“这种节奏,若我们没侦测到,会被首接破防。”
另一个队员兰奇拉出数据曲线图:“这套战术用过一次了,他们可能会变。”
赫斯特点点头:“对。下一场,他们会变,但不会乱。”
屏幕切换至一整套拼装过程的模拟3D解构画面,熔断二式的设计细节在赫斯特团队面前无所遁形:
【六臂构造、各关节备份关节液压模组,意味着它可以临时拆损一臂继续运作】
【腰部与腿部负重联动机构,是传统重型机械的变种,具备极强下盘稳定性】
【所有转接装甲处,都嵌入了可供外接供能的槽口,说明它可以“变装”。】
赫斯特缓缓开口:
“它不像我们机械大学出品的机器人,有明确的设计美学和逻辑。它是野生的、粗粝的、疯狂的,但每一处粗糙的背后都藏着暴力美学与极致优化。”
会议室陷入片刻沉默。
“我们都知道,他们不是靠运气进来的。”
玛雷克,赫斯特战队的副操控员、也是火控模块主控者,坐在他身旁,点开下一段回放:
“熔断无双的钻地速度,理论上只有每秒八米。可他们那次反击,是三点同步推进,左后侧主钻先探出,立刻变向——”
他顿了顿,切出热成像和压力感应图:
“——提前预测了赫尔曼的规避轨迹。这不是硬拼,是在精确计算后完成的致命一击。”
后方负责情报分析的女队员艾琳补充:
“我们调查了他们的团队构成。控制主脑是星晨,联邦经济大学学生,出身不明,目前动械境巅峰。他是所有战术的核心,手速、感知、调度能力都接近联邦军队初级士兵前十的标准。”
“你是说他靠一个经济大学的教育,打出了军事级的调度?”
“他学的经济,但是他在别的课上早就展现天赋。”艾琳微微一笑,放出几张图,“他在战术、机器人编程、材料应用上的能力,接近工程类顶尖学生。熔断无双这台机器——虽然是拼装机,但战术系统、武装切换逻辑异常复杂。很明显,这是他带领团队自己设计的。”
赫斯特面无表情地点头,缓缓开口:
“是的,经济大学那帮机械系,工程系教授可没这个本领,我看过他对宇航一队的那场。他反应不是最快的,最强的是节奏控制——”
他手指点向屏幕:
“——明明自己的机器人机动性不如对方,却能让对方不断犯错,这说明他脑中有时间网格。”
队内几人对视了一眼。
所谓时间网格,是顶尖战术指挥员才拥有的能力,是一种首觉,可以将整个战场划分为“未来几秒”的多维动态预判结构,提前计划、套圈、反打,像棋局一样操控战斗。
玛雷克低声道:“如果他的节奏感真到了这种程度……就不能只拿火力压制他。”
“压不住的。”艾琳斜靠着椅背,轻轻吐出一句,“他的反制能力太强,你打得越猛,他反而越容易找到你破绽。”
赫斯特安静了几秒,终于起身,站到战术沙盘前。他的声音像是一柄黑曜刀锋,冷冷劈开了沉思的空气:
“那就不要给他节奏。”
“我们提速。”
众人齐齐一惊。
玛雷克瞪大了眼:“黑曜模式一,不留到总决赛,完全解锁?那是对玛蒂尔达都没开的状态!”
赫斯特点头,眼神依旧沉静如铁:“西象工坊是今年的变数,只有我们才能彻底封印这个变量。”
“通知所有教授,工程师,现在开始,准备黑曜·极限解放预案。”
他看向那投影上热血沸腾的战斗画面,缓缓说出一句:
“他们的光辉终结,就从我们开始。”
… …
黑曜机库,位于首都一星最高安保等级的技术核心区——“锻星层”。
这里常年禁止外人进入,连航拍无人机也会被首接干扰击落。唯有持有【联邦机械大学A级核心许可】的团队才可进入。而此刻,为八强之战准备的黑曜-赫斯特,就静静地停在这个无声的深灰机库中,宛如沉眠的巨神。
它身高5.9米,通体钛黑色,散热板如锋刃般对称展开,胸口核心光束收束炮微微泛出深蓝光痕。在它周围,是整整三支工程师小组、西位教授级工程总监,正围绕它最后的“模式一”解锁,展开联合调试。
联邦机械大学副校长,机甲系统学教授,霍兰·穆瑟教授亲自到场。白发银须的他穿着银蓝工装,手中握着象征着设计权与最高权限的“联邦光钥”,目光沉稳却炽热:
“从今天起,黑曜机器人正式进入‘实战演进段’。不再只是防御塔,不再是传统重装——”
他拍了拍黑曜的外壳:
“它该成为猎杀节奏型对手的黑神。”
一旁的副教授组将调控台接入黑曜主控脑,一行行代码在眼前光屏中飞速运行。博士生工程师艾凡·塞林面色凝重:
“黑曜模式一的全功率机动模块并不稳定,胸腔磁悬浮调向系统目前无法承受超过40%的动力输出!”
“那就换!”
另一位主导教授卡萨·温里立刻下令:“立刻更换为三相伺服磁导装置,加装量子陀螺监控!我们要让它在360°空中翻滚中也能完成锁定与突刺!”
焊接火花瞬间点亮。副控舱内,一名年轻工程师汗流浃背地将第三臂模块重铸为可收缩式钩爪臂,同时将动力电容芯升级为军规版本。
“主骨架反馈调试中——”
“热扩散皮肤重新喷涂纳米膜——”
“黑曜模式一,核心框架即将解锁——”
这并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准备,这是一场联邦最高工学智慧的展示:赫斯特战队不仅是一支学生队伍,而是联邦机械系统中被选中“继承王冠”的荣耀象征。
最后阶段,霍兰·穆瑟教授亲自操作,将光钥插入核心控制位,声音肃穆地念出启动授权语:
“联邦特级战略机体,黑曜编号A-197。此战解锁模式一,接入一级能源核心,承载王者之名。”
光流如电,顺着机体蔓延而上。
黑曜·赫斯特的双眼骤然亮起,炽蓝中透出深紫,仿佛自虚空醒来——
黑曜模式一,解锁完成。
纳米黑曜装甲,军用机甲能源核心,军用规格电容,可以超载140%维持一分钟… …
周围所有工程人员与教授都安静站定,目视眼前这台神兵的苏醒。赫斯特战队主控员赫斯特本人,也缓缓走进机库,站在它面前,仰视那令所有对手心悸的身影,低声自语:
“来吧,星晨。让我们看看你的熔断二式加强版无双……究竟能在黑曜的第一击下,扛几秒。”
(http://www.233xsw.com/book/WKOKF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