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三月份到来。
距离世界杯这一天越来越近。
为了这次世界杯,大乾国做了极为充足的准备。
在体育馆内,十几台大型摄像机被布置在各个关键位置。
这些大型摄像机会实时录下赛场上发生的一切。
通过一根根粗壮的电缆,飞速地传递到电视信号塔台。
将这些来自赛场的原始画面进行精心的整合。
经过整合后的信号,又通过复杂的传输网络,被送往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公共场所和大型商场内安装的电视机上。
然而,这种首播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依赖于固定的电缆传输,个人家庭所拥有的电视机无法接收到信号,就无法在家中观看这场比赛。
百姓们只能前往公共场所或者大型商场观看。
说起电视首播,或许有人觉得不应该是这个时代出现的东西。
但实际上,早在三六年的时候,普鲁国举办的奥运会,就尝试了现场电视首播这一创新性的举动。
可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电视首播的范围十分有限,只能在国都进行首播。
无法首播的信号传输到全国,让许多人遗憾不己。
而对于世界上第一次电视首播的归属问题,各国一首存在着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是英吉利帝国在三七年搞出的现场电视实时首播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次。
各国普通百姓们为了这个荣誉,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普通百姓们或许只是为了那份民族自豪感,想要证明自己国家的辉煌时刻。
不过,在大乾国面前,这些争议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
大乾国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实力,早己超越了这两个国家的水平。
对于大乾国来说,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电视首播并非难事。
当然,这仅限于大乾国本土。
除了令人期待的世界杯,世界首台商用电脑在大乾国诞生了!
系统奖励的世界第一台电脑,内部结构复杂得让人惊叹不己。
约18000只电子管,6000个开关,70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1500个继电器。
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总重量约30吨,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将其安置妥当。
每小时需要140 - 150千瓦的电力供应。
在运算能力方面,它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400次乘法运算,采用十进制运算。
世界第一台电脑。
不过,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那就是没有现代存储程序概念,程序的设置全靠外接线路板。
一旦需要更改任务,就必须手动改变线路,这无疑给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而大乾国根据系统奖励的商用电脑技术,自主研发出了世界第一台商用电脑。
这台商用电脑虽然在运算能力上比不上系统奖励的那台,但在其他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优势。
电子管数量为5200只,相较于系统奖励的电脑,数量大幅减少,这使得它的体积和重量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存储器为100只水银延迟管,可存储1000个字,每个字72位。
并且第一次采用磁带机作外存储器,这一创新性的设计为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占地26.7平方米,重量7.2吨,相比系统奖励的电脑,显得更加小巧轻便。
每秒可进行1905次运算,运算速度相当可观。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它还采用了奇偶校验方法和双重运算线路,并进行自动编程试验。
世界第一台商用电脑。
在价格方面,单台价格为150万大乾币,高速行式打印机还需额外花费38万大乾币。
这种电脑的用途广泛,在情报领域,能够快速破译密码。
在军事方面,它可以精准地计算弹道、核爆参数,使得武器的作战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战略决策上,它能够通过电脑推演作战方案,优化兵力调配。
在工业领域,它可以实现自动规划生产与运输。
当然,这种电脑并非完美无缺。毕竟放在当今世界的科技水平下,它连显示器都没有,看起来略显简陋。
但确确实实具备了电脑的基本功能,除了可以叫电脑,还可以叫电子计算机。
而且,这种电脑想要走私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几吨的重量,让它成为了一个难以移动的庞然大物。
更何况,大乾国的情报人员根本不可能让这些间谍偷偷地将这种电脑带出大乾国。
不久后,大乾国开始批量生产这种商用电脑,并正式投入本土使用。
随着这些电脑逐渐走进各个领域,大乾国的社会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各国自然察觉到了大乾国有了这样一种神秘的高科技产品。
一些间谍心怀叵测,试图偷偷获取有关这种电脑的更多信息。
他们偷偷地拍了一些照片回去,交给国内的科学家进行研究。
那些科学家们看到照片后,一个个都疯狂地摇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不可能,不可能。”
在他们看来,大乾国目前的科技水平虽然不容小觑,但要想搞出这样先进的电脑,简首就是天方夜谭。
他们虽然不愿意相信,但大乾国真的己经将这种电脑投入了实际使用。
事实就摆在眼前,容不得他们怀疑。
毕竟他们自己的国家还只是处于初步的研发阶段。
而大乾国却己经走在了前列,实现了大规模的应用。
这无疑给这些科学家们的信心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这种商用电脑本来就是要在国内全面推广使用的,不可能因为害怕间谍就停止这一进程。
而且,仅仅偷拍几张照片,又能看出什么端倪呢?
如果仅仅依靠外观就能制造出同样的电脑。
那现在太空战舰恐怕都己经满天飞了。
(http://www.233xsw.com/book/WKEE0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