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用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银子,眼中满是深深的感激之色,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道:“姑爷,您可真是大好人呐!这5两银子,对于普通百姓之家来说,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够他们开销一年多了。我辛辛苦苦种这块地两三年,也未必能有这么多收成,您对我实在是太好了,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才好。”
黄浩楠之所以挑选这块地,主要基于两个关键原因。其一,据了解,在这500亩地当中,这块地的土质和地力堪称最佳,每一季的粮食产量都颇为可观,一首以来都是田庄里的高产地块。其二,这块地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距离不远处就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灌溉极为方便。要知道,在科技相对落后的古代,给地里的庄稼浇水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这块地拥有如此便利的灌溉条件,无疑是极为难得的。并且,这块地面积不算太大,加起来不到两亩,黄浩楠将其拿来作为试验田,既能够满足试验需求,又不会对其他农户的正常耕种造成太大影响。
选好了合适的试验田后,黄浩楠又将目光转向李大用,询问道:“李大用,你觉得在咱们田庄里,谁种地的技术最为精湛,庄稼种得最为出色呢?”
李大用略微思索了片刻,不假思索地立刻说道:“姑爷,那肯定非张大发莫属啊!这张大发每季庄稼的产量在整个田庄所有租户当中,那都是名列前茅的。而且他种的地,庄稼不仅长势喜人,枝繁叶茂,就连病虫害都比别人家的少很多,大家都很佩服他呢。”
黄浩楠听后,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迫不及待地说道:“哦?那麻烦你赶紧把张大发找来,我想见见他,向他取取经。”
李大用动作十分迅速,没过多久,便领着一个老实忠厚的中年庄稼汉来到了黄浩楠等人面前,此人正是张大发。张大发穿着一件打着补丁但洗得干干净净的粗布麻衣,头上戴着一顶略显破旧的斗笠,一见到黄浩楠和南宫花语,赶忙毕恭毕敬地行礼,说道:“姑爷、小姐,给您们请安。”
黄浩楠面带微笑,上下打量了一下张大发,和颜悦色地说道:“张大发,我听说你种地的本事可不小啊,是咱们田庄里出了名的种地能手。我有些关于种地的问题,想向你请教请教,不知道你方便不?”
张大发憨厚地挠挠头,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谦虚地说道:“姑爷您太客气了,俺就是个只会种地的粗人,懂的都是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法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回答得上您的问题,您尽管问就是。”
黄浩楠思索了一下,开口问道:“张大发,你平日里在种地的时候,是如何判断一块土地是否肥沃,是否适合种庄稼的呢?”
张大发微微皱了皱眉头,认真地思考了一番,缓缓说道:“姑爷,俺们种地的,判断土地肥不肥沃,一般先看土的颜色。要是土色发黑,那就说明这地肥力足,是肥地;要是土色发黄发白,那就表明地力相对差些。除了看颜色,还得用手捏一捏,要是感觉松软,还能闻到一股土腥味,那就是好地。另外,地里杂草要是长得又旺又密,那就说明这地的养分足,肯定也错不了。”
黄浩楠满意地点点头,称赞道:“嗯,说得很在理。那你平时都用什么给庄稼施肥呢?”
张大发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朴实的牙齿,说道:“俺们一般就用农家肥,像人畜的粪便,把它们堆在一起,沤上一段时间,等完全腐熟了再撒到地里,这样庄稼才能更好地吸收养分。有时候,俺们也会去割些青草,埋到地里当绿肥,这绿肥能让土地变得更肥沃,庄稼长得更壮实。”
黄浩楠又接着问道:“那要是遇到庄稼生虫了,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张大发挠挠头,略微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要是发现庄稼生虫了,俺们就先动手捉虫,能捉多少是多少。要是虫子太多,光靠手捉来不及,就用草木灰撒在庄稼上,草木灰能起到一定的驱虫作用。有时候,也会煮些辣椒水、烟叶水,喷到庄稼上,这些东西的味道能把虫子赶走。”
黄浩楠接着问道:“那你在种庄稼的时候,是怎么把握行距和株距的呢?”
张大发想了想,用手比划着说道:“这个俺们一般是凭多年种地的经验,不同的庄稼,行距和株距都不一样。像种麦子,行距就窄些,大概这么宽(说着用手比划了一下,大约七八寸的距离),株距也密些。要是种玉米,行距就得宽些,大概得有一尺多,这样通风透光好,庄稼才能长得好。”
就这样,二人你问我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黄浩楠对张大发的回答十分满意,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说道:“张大发,你确实种地经验丰富啊。我这儿有两样稀罕东西,想交给你种,你看看认识不?”说着,黄浩楠从一旁放置的袋子里拿出花生和红薯。
张大发盯着眼前的花生和红薯,眉头紧紧皱在一起,一脸疑惑地说道:“姑爷,俺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两样东西啊,更不知道该怎么种,心里实在是没底,也没把握能种好。”
黄浩楠微微一笑,耐心地安慰道:“没关系,张大发。我可以教你怎么种红薯和花生。这红薯啊,可是个宝贝,它的块根吃起来香甜可口,而且产量特别高,相对来说还很容易种植。花生也不逊色,它的果实既能用来榨油,又能首接食用,营养丰富得很。”
张大发好奇地盯着花生和红薯,迫不及待地问道:“姑爷,这红薯和花生到底该咋种啊?”
黄浩楠耐心细致地讲解道:“先说红薯吧。种植红薯得先育苗,把红薯埋在、肥沃的土里,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它慢慢长出红薯苗后,再把苗剪下来,插到事先整好的地里。插苗的时候,株距大概保持在一尺左右,行距一尺半左右就行,这样能保证红薯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插好苗后,要浇透水,让苗能尽快扎根生长。红薯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除草,避免杂草和红薯争夺养分。施肥的话,就用你之前说的农家肥就行,像腐熟的人畜粪便,每隔一段时间就施一次,能给红薯提供充足的养分,让它长得更好。等到红薯藤蔓长到一定程度,要适当翻藤,这样能防止藤蔓在地里到处扎根,把养分都集中到红薯块根上,提高红薯的产量。”
张大发听得全神贯注,不时轻轻点头,还追问道:“姑爷,那红薯啥时候能收获啊?”
黄浩楠笑着耐心解答道:“一般来说,红薯在种植后西五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了。不过具体时间,还得看红薯的生长情况,等红薯叶子开始变黄,藤蔓也有些枯萎的时候,就差不多可以挖了。这时候的红薯,无论是口感还是产量,都达到了比较好的状态。”
接着,黄浩楠又拿起花生,继续说道:“再说说花生。花生要先选好种子,把花生米一颗颗剥出来,挑那些颗粒、没有破损的,这样的种子发芽率高。种花生之前,要先把土地深耕细耙,让土壤松软透气,为花生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然后按照行距八寸,株距五寸的距离,挖个小坑,每个坑里放两三颗花生米,再盖上土。种好后也要浇透水,保持土壤,让花生米能尽快发芽。花生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也不小,除了农家肥,还可以适当施一些草木灰,草木灰富含钾元素,对花生的生长很有帮助。花生开花后,会有花针入土,这时候要注意保持土壤疏松,让花针能顺利入土结果。等花生叶子开始变黄,茎杆也有些枯萎的时候,就可以收获花生了。”
张大发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牢记,等黄浩楠说完,他坚定地说道:“姑爷,俺大概明白了。俺一定按照您说的方法好好种,争取把这红薯和花生种好,不辜负您的信任。”
黄浩楠满意地将带来的半袋花生和红薯交给张大发,鼓励道:“张大发,这红薯和花生就交给你了。你要是在种植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去侯府找我。我相信你凭借自己的本事,一定能种好。”
张大发小心翼翼地接过袋子,郑重其事地说道:“姑爷放心,俺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俺会像照顾自家孩子一样照顾这些红薯和花生。”
“好,那这红薯和花生的种植我就全权交给你了。”黄浩楠笑着说道:“干得好,会有重赏。”
张大发闻言,面上欣喜之色更浓,赶忙说道:“小人定会竭尽全力,不遗余力地把这红薯和花生种好。”
此行的正事己然办完,黄浩楠看了一下时间,发现天色己经不早了。尽管李大用热情邀请他们去田庄歇歇脚,吃点便饭,但黄浩楠和南宫花语婉拒了这份好意。三人骑着自行车,顺着大道,朝着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春风拂面,带着田野的气息,仿佛也在为他们此次充满希望的农事安排而欢呼。
(http://www.233xsw.com/book/OKKEW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