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晨曦微露。
太阳初升,光芒透过云层,映照大地,整个平安大队,都透着别样的清新与宁静。
向着太阳,
向着自由 ,
向前进,向前进!
高亢嘹亮的歌声,自枣庄村大队部那破旧的大喇叭中传出,歌声响彻整个村庄。
这激昂的旋律,恰似在唤醒沉眠的大地,亦让人们体悟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伴着歌声的响起,原本静谧的村落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村民们纷纷起身离房,开始一日的忙碌。
知青院,女知青房间里。
苏绵被这极具年代感的爱国歌曲猛然惊醒,一个鲤鱼打挺从炕上坐起,茫然四顾。
苏绵揉了揉眼睛,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这才想起自已已经下乡了。昨晚床位不够,她只好跟周梦琪头脚颠倒挤着睡。她伸了个懒腰,下炕穿好衣服。
这时,吴雨霏也爬起来了,一开口就叭叭叭的一通输出。:“这是什么破炕啊啊,硬邦邦的,咯得我浑身疼,睡大通铺本来就不舒服了还要挤成这样,还让不让人活了。”
说完,还用胳膊肘碰了碰刘亚婷,“你睡觉老实点,你都挤到我了,你看你,这一晚上都不知道挤到我多少次了,我都快没地方躺啦。”
刘亚婷也十分不好意思,只能红着脸怯怯的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炕太小了,我保证不会有下次了。”
刘亚婷虽然想捧着吴雨霏,但是也还是十几岁的小姑娘,脸皮也还薄,被这么大喇喇的被人说,难免羞愧。
宋秋月看着刘亚婷局促的样子,有点看不下去了。
直接怼吴雨霏:“你觉得知青点睡得不舒服,那你搬出去呗,昨晚队长都说了可以自已出去住,你现在报名也还来得及。”
吴雨霏一脸的不情愿,张了张嘴,但也没再多说什么。
她知道宋秋月说得对,不满意可以搬出去自已住,但是无论是盖房子还是去租房子,都要自已出大头。
还有就是她知道自已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多差,在下乡前就已经打算好了,找个家庭条件不好的知青一起,用一点小恩小惠收买她帮自已干活,那样就轻松多了。
但是如果再找个人和自已一起搬出去,那自已怎么说都要花更多的钱,想到要让占便宜,就好像自已心里被割了一刀似的,那种感觉真是难受极了。
想清楚这些,吴雨霏只是小声嘀咕一声:“我就说说提醒一下而已”
刘亚婷见状,赶紧圆场道:“好啦,大家赶紧收拾一下,我们还要去打柜子呢。”
众人纷纷行动起来,老知青简单收拾下自已,就匆匆忙忙出去上工了。
吴雨霏也默默地开始整理内务。尽管心中有些不满,但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她们只能接受现实,努力适应这里的生活。
虽然早上发生了一点小摩擦,但是苏绵几个还是一起出门了。
去村里的李木匠家打柜子,周梦琪他们需要的东西跟老知青们的差不多,就都打了柜子,吴雨霏多了个小箱子。
而苏绵考虑到要盖房子搬出去自已住了,就把床,柜子,桌子,板凳都要打一份的想法跟李木匠说了说,并商量了等房子,画好地基,确定好面积,就过去测量尺寸,一边盖房子一边打家具。这样就可以更快住进新房子。
定好需要装家具后,她们便迫不及待地收拾妥当,随即一路小跑着赶往村口。
一路上,阳光洒在她们身上,仿佛给她们增添了一份奔赴的动力。来到村口,那辆破旧却熟悉的牛车正静静地停靠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她们的到来。
她们焦急地张望着,生怕错过了这唯一一次可以去供销社采买东西的机会。毕竟,明天就要开始忙碌地上工了,若是今天不抓紧时间去采购,等到明天肯定是来不及的。
庄晓红告诉她们,从平安大队大槐村到镇子上,大概有八九公里路程的样子。
如果她们打走路去,要走一两个小时。如果坐的牛车,如便快多了,不出一个时辰,便能抵达镇子口。
苏绵,吴雨霏,周梦琪都打算坐牛车,刘亚婷看了看她们也咬咬牙选择坐车去。毕竟他们几个都对路况不熟悉。
更何况,坐牛车也挺划算的,到镇子上每个人只要两分钱就行。
当他们赶到村口时,马车上已经坐着同村的几个妇人了。他们几个上了车。赶车的大爷数了数人数叫到:
“坐稳咯,出发!”
一路之上,吴雨霏专心致志向赶车的大爷请教,询问公社的具体情形。
整个平安公社地域辽阔,拥有一万人口,占地面积大约有六平方千米,管辖下有十几二十个村庄。
平安公社的镇子规划严谨,街道布局呈十字形。
苏绵等人乘坐牛车,自大槐村启程,需沿东路驶入镇子的主街道。
镇子上设有两座工厂,榨油厂位于北街道,面粉厂在榨油厂旁边。
镇内的邮政局、小初学校,政府与公安机关,位于东街道。
国营饭店正处于十字街口。
西街道建有屠宰场。
苏绵,周梦琪,刘亚婷,则凝心聚神地聆听大爷的叙述,时光仿若在无声无息中悄然流逝。
(http://www.233xsw.com/book/FpKErF.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