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像梁必成这样向来以谨慎打仗著称的老将,当此刻听闻那个钟尉此次诈败的具体过程时,也不禁感到大为惊诧。
在他过往的认知里,这种情况简直就是难以想象之事!
怎么可能有人能够在执行这般危险的诈败行动时,竟然可以几乎不损兵折将地完成任务?
梁必成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小子到底是用了何种神奇的战术和策略啊?”
要知道,就连他自己之前都未曾敢有过奢望,认为钟尉能够保住整个五千人的部族安然无恙。
毕竟,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惨重的损失。
在梁必成原本的预期之中,如果钟尉最终能够将兵员的折损控制在一千人以内,那便已然算得上是极其出色、非常难得的结果了。
因为大家都明白那句老话——“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不用说此次还是极为棘手的诈败任务。
所以,梁必成本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接受可能会出现部队折损大半的局面。
然而,如今探子传来的消息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钟尉不仅成功地实施了诈败计划,而且还几乎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人员伤亡。
面对如此惊人的军事才能展现,梁必成不由得感叹道:“此等天赋和能力,实在是太过恐怖了!”
“不可能吧?钟抚慰使不会谎报军情吧?”
个别将领在震惊之余,不免有些质疑。
不过很快就被否定了这样的猜测,要知道此次北征朝鲜,女真,可是皇上亲征啊。
上至内阁的阁老,兵部的尚书这些大佬云集,谎报军情那简直是吃了雄心豹子胆,除非是嫌自己的命够长。
否则,就算傻子,也不敢这样干啊。
所以,对于此将的质疑,立即遭到了人的否定。
“那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不知道,只能等那钟尉回来亲自说了。若他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可以预料,这小子将会一举封神。”
“是的,若是那样的话,这东路军的头功,算是没跑了。到时也能入了陛下的眼睛。”
在众特议论纷纷之时,只见他们的主帅梁必成意气风发,大手一挥。
“按照之前所定计划,准备迎敌。”
将令一出,众人顿时行动起来。
无论心中如何的羡慕,嫉妒那钟尉,但现在那小子成功了,接下来就是靠他们的时候了。
若是能大败这支高句丽的万余大军,那么他们也许没有钟尉的功勋卓著,但一个大大的功劳却也少不得的。
想到这,他们立即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各自匆忙回营,准备迎敌。
与此同时,朱祁钰得到了梁必成行动的计划。
因为他是这次北征的灵魂,是大明的皇帝,所以各路军的主帅无论是何计划,都会事先向他奏请的。
当然,朱祁钰也从未想过事必躬亲。
专业人做专业的事,各路的统帅都是他极为信任的人。
无论何种战术,策略,都交由他们自己来决断。
“梁必成不愧是老将,他已经准备今天要交战了。”
看过奏折之后,朱祁钰笑着向众文武道。
“梁老将军在家韬光养晦了这些年,早已按捺不住要为我大明立功了,这次,他首先开战,看来真的是很急迫啊。”沈睿笑了笑道。
因为这梁必成是他提醒陛下的,所以,梁必成能够首先应战,他也感到脸上有光。
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一战必须取个漂亮仗才行。
“是啊,希望梁必成能给我们取个不错的成绩。”朱祁钰笑道。
在他与群臣商议军情的时候,东路军诈败的钟尉,已经成功地带着他的“溃军”,进入了目的地。
当他看到上坡上,那杆迎风飘的军旗的时候,他知道元帅已经准备就绪,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他也不由长出了一口气,其他校尉将士的脸上,也都洋溢难掩的激动和振奋。
一下子“溃逃”数十里,他们早已人困马乏,此时终于能稍微歇息了。
而在他们的身后,追击而来的朝鲜大军,见到那一股大明“溃军”,脚步虚浮,行动迟缓,甚至有不少已经瘫在地上了。
他们也愈发的兴奋和激动起来。
可以说,这一路上的追击,让他们十分憋屈的和恼怒。
本以为能轻易追上这些大明的“溃军”,谁曾想他们竟是如此的油滑,每次都差那么一点。
如今,他们终于跑不动了。
“杀啊,那些大明军的狗贼,终于累趴下了。”
“杀,为咱们的那些同胞报仇雪恨,诛杀这些狗贼。”
一个个朝鲜骑兵,追袭而上。
而一直跟在后方的那位李将军,不知为何看着周围的环境,愈发的心慌。
当看到那些大明的溃军,已经步履蹒跚,甚至有不少已经瘫倒在地了,他本应该兴奋和激动的。
可是他没有,那种深深的不安感,再次让他生出刺骨的寒意来。
“这……..很有可能埋伏的有伏兵。”
可在他刚生出这个念头,准备传令停止追击的时候,只见四方喊杀,战鼓声震天的响。
“不好,中计了。”
那朝鲜李将军,只感到心一下子跌入了深渊,整个世界都开始旋转,脸色苍白的一下子从战马上跌落了下来。
中计了,中计了,中了大明军的埋伏了。
只见大明的弓箭手,火铳兵,甚至火炮营,已经开始发动起了猛烈的攻击。
整个世界到处都充斥着惨叫声,哀嚎声,以及叫骂声。
不知道有多少的大明军,黑压压地从四面八方向他们围杀过来。
“撤退,撤退。”
那朝鲜李将军胆惧了,他知道如今只能撤退了,若是再晚的话,恐怕就来不及了。
可惜的是,整个战场上各种嘈杂声,埋没了他和传令官的声音。
当然,就算他不喊,那些朝鲜士兵,也开始四处慌不择路地逃窜起来。
他们哪里见过大明军这么强大的新式武器,还未看到人,就见一发炮弹落在人群之中,顿时间十余个士兵就被炸的四肢横飞。
如此的一幕,怎能不令人感到恐怖?
根本不用传令官下令,他们便已经像没头的苍蝇四处逃窜了。
但整个山坳,都已经被大明军给深深的围住,他们又能逃窜到哪里去?
战争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终于结束了。
一共一万余朝鲜士兵,被围剿了八千人,剩下的都投降了。
甚至,还包括那个李将军,当他从战马跌落跌落下来之后,就被大明军发现,瞬间包围。
他本想拔剑自刎,以此殉国。
可惜,他试了几次,脸都憋青了,都下不了那个勇气。
最终,扔掉了手中的宝剑,跪地投降求饶。
就这样,东路军的首战,也是大明军真正的意义上的大战终于结束了。
可以说,大明军这次的战斗极为的出色。
伤亡的人数,也是低的喜人。
取得的战绩,确实惊人。
这一点,从梁必成容光焕发的神色就可以看出来。
“哈哈,钟尉呢?”
等战事结束,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立下头功的那个其貌不扬,土里土气的小子,便立即兴奋地大喊道。
众将士见元帅如此失态,也都笑了,因为他们此时也很激动兴奋,更能理解一个被赋闲在家数年的老将的心理。
马上封侯,这绝对是所有武将,甚至是历代军人的切实愿望。
但梁必成一生都未能封侯,每次都差那么一点。
可此次征讨朝鲜,却让他看到了一丝的希望,他怎能不兴奋,不激动。
在振奋之余,他首先想到的也是立下头功的钟尉。
“属下在。”
此时的钟尉已经完全恢复了气力,满眼都是亮光。
他深切地明白,此战之后,他的名字必将跟随元帅一起上达天听,甚至在整个大军中,他也必将声名鹊起。
而此战也将是他的第一个大的功勋。
“很好,此战你当属首功,老夫必将会上报朝廷,为你请功。”
梁必成朗声笑道,同时也望向其他的年轻将领:“当然,也有你们,你们奋勇杀敌,老夫都看的清清楚楚,只要为国尽忠,那么朝廷必定会亏你们的。”
“多谢元帅。”
……
作为东路军的首次大胜,又是梁必成出山的首战。
这一场歼灭战,可以说打的极为令人振奋,是一场名符其实大胜。
歼灭敌人近万,俘虏近千,更重要的是还俘获了朝鲜的一员大将。
可谓是真正长了大明军的志气,这一点从意气风发,须发皆白,兴奋不已的梁必成就可以看出来。
只见其毫不吝啬对众将士的夸赞,把他们比作了未来的耀眼的名将。
这群年轻的武将,在以往跟随那些老将出征的时候,大多时候被训的狗血喷头。
但现在,跟着梁必成不但没被训斥过,还时常听到他的夸赞和鼓励。
对于他们这些刚出茅庐的年轻将士来讲,这无疑是对他们的极大肯定。
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接下来立功心切的决心。
而梁必成也不是真的是口惠而实不至,这次大胜之后,他立即写了一道此次大捷的奏折,并在里面详细地夸赞了众年轻的将士,以及他们每个人的具体功勋。
当然,作为此次取得头功,那个貌不惊人土里土气的钟尉,他更是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褒扬。
在他看来,在军中这样的子弟,是需要大加扶持和鼓励。
并且他建言皇上,可以千金买骨,以此提拔钟尉。
如此一来,那么军中的那些普通士兵,就能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并且也真能看到一丝出头的希望。
还有一点就是能刺激一下那些功勋子弟,让他们深切地明白,他们若是再纨绔下去,那么他们家族的功勋,家族的荣耀,家族的官职,就要被那些普通子弟所取代。
梁必成在奏折里,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这个意见。
当他的这份捷报,很快到达了朱祁钰的手里后,一下子引起了强烈的轰动。
虽然众文武知道梁必成大概率的是能战胜朝鲜的,可也没想到竟这么轻松,而且还能赢得如此漂亮的一战。
这简直是大明军的最令人振奋的消息了。
这是大明进入朝鲜第一次的重大胜利。
“把梁老将军此战,传各路军知晓,让他们也一起高兴高兴。”
朱祁钰立即拟出了一道旨意。
对于这一战,他也十分的满意和振奋。
这一战对他们北征朝鲜有着深远的意义。
特别是大明朝内部,无论开始时,还是现在,都有质疑征讨朝鲜的存在。
而此战的胜利,无疑会使那种质疑声,忧虑声少一此,同时也更坚定了大明征讨朝鲜的决心。
当然,朱祁钰对梁老头的建言,还是十分重视。
“沈睿,你和吏部,兵部议一些,对在此战中功勋卓著的将领,拟定一个晋升赏赐的旨意。
“是,陛下。”
沈睿知道陛下之所以如此的着急,那是因为要让整个北征的二十万将士看看,只要他们奋勇杀敌,悍不畏死,那么他这个皇帝就不会吝啬高官厚禄。
“对了,朕觉得梁必成那个千金买骨的建言不错,可以酌情给那个......什么钟尉的封赏厚一些,我们要在整个北征军竖立其为榜样。”
“嘉奖其不但勇于承担重则,而且,在战争中展现了其不凡的军事才能。”
众文武听了皇上的话后,皆是感叹,这下那个名不见传的农民出身的将领,这下飞黄腾达了。
更重要的是,被陛下竖立成了典型,那么以后的仕途绝对会一片坦途的。
在场的一些勋贵将领,此时则是感到一阵压力。
好在他们中也有部分的子弟,在东路军中任职,这次封赏也在行列,这让他们心中稍微好受一些。
朱祁钰在御座上,看着台下的一些武将的神色,嘴角露出了一丝的微笑。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那梁老头这一招千金买骨,不但能激励中下层出身的将士,同时也给一些勋贵将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可以预料,若是这次北征之后,那些勋贵回到京城之后,定会好好约束管教自家的子弟。
若是不那样做的话,恐怕他们祖宗所得到的功,名望,很快就会被新的人所取代。
(http://www.233xsw.com/book/FccpW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33xsw.com。二三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33xsw.com